|
摘要 :有限责任是对无限责任的替代性制度,将民营银行股东自担风险定位为无限责任不符合公司制发展的大趋势。若放弃有限责任转而采用无限责任,虽然克服了有限责任的股东道德风险问题,但也抛弃了有限责任的显著制度优势,损害民营银行效率。有限责任的治理结构更适合民营银行,但若将有限责任的治理结构与无限责任的责任制度相结合,则造成制度系统的混乱。民营银行股东自担风险应当定位为坚持在有限责任前提下的修正性制度安排,这样既能够发挥有限责任的制度优势,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股东道德风险。
|
|
关键词 :
金融体制改革,
民营银行,
股东自担风险,
有限责任,
无限责任
|
|
[1] |
聂高辉,邱洋冬. 非正规金融研究述评[J]. 南方金融, 2017, 1(4): 25-32. |
[2] |
王去非. 区域金融改革的目标设定与路径选择:基于浙江案例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3): 73-81. |
[3] |
宋亮华. 全球交易银行模式创新及我国银行业的推行路径——基于服务实体经济供给端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6): 10-19. |
[4] |
贾 甫. 预算约束失灵与银行改革的路径选择[J]. 南方金融, 2016, 1(5): 12-18. |
[5] |
王景武.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十三五”广东金融改革发展[J]. 南方金融, 2016, 1(4): 3-5. |
[6] |
欧阳卫民. 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目标、思路和对策[J]. 南方金融, 2016, 1(3): 3-6. |
[7] |
余静文. 人口老龄化冲击对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国际经验与中国案例[J]. 南方金融, 2016, 1(1): 61-71. |
[8] |
刘子赫, 黄楠楠. 政策性金融的异化与回归——以韩国产业银行为例[J]. 南方金融, 2015, 1(3): 60-6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