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因应自动驾驶的交强险:制度审视与优化 |
康雷闪,龚晓敏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
|
|
摘要 :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现代汽车行业的一项重要创新。自动驾驶系统接管驾驶权将引发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的变化,继续适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抑或另寻风险分散机制成为新课题。目前我国产品责任险无法分散驾驶员责任风险且适用门槛高,制造商企业责任制度构建还不完善且适用条件不成熟,而交强险适用范围涵射自动驾驶汽车,兼顾技术促进和受害人保护,与自动驾驶汽车具有适配性。然而现行立法对交强险的制度规则设计仍停留在传统机动车时代,交强险的事故分项限额制限制了其损害补偿功能的发挥,对投保主体、受害人范围、追偿事由的现行规定难以回应自动驾驶引致的风险场景变化。为应对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挑战,建议调整交强险责任限额,改用受害人分项限额制,构建汽车所有人或管理人与生产者共同投保的二元投保格局,将车上人员纳入保障范围,重订保险人追偿权行使事由,以此促进交强险作用发挥和有效运转。
|
|
关键词 :
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
交强险,
产品责任险,
人工智能
|
|
[1] |
乔宇锋. 智能化金融监管:模型框架、边缘约束和实践策略[J]. 南方金融, 2021, 1(4): 71-80. |
[2] |
陆岷峰,马 进. 商业银行智能化风险特点与管理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3): 65-73. |
[3] |
季 成,叶 军. 智能银行:关键要素、重点场景和完善路径[J]. 南方金融, 2020, 1(3): 74-82. |
[4] |
潘振野. 智能投顾模式下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完善——以信义义务为中心[J]. 南方金融, 2020, 1(2): 90-99. |
[5] |
陆岷峰,徐阳洋. 在线新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12): 11-22. |
[6] |
邸 浩,赵学军,张自力. 基于LSTM-Adaboost模型的商品期货投资策略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8): 62-76. |
[7] |
麻斯亮,魏福义. 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难点与对策建议[J]. 南方金融, 2018, 1(3): 78-84. |
[8] |
于孝建,彭永喻. 人工智能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及挑战[J]. 南方金融, 2017, 1(9): 70-74. |
[9] |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中美金融科技发展的比较与启示[J]. 南方金融, 2017, 1(5): 3-9. |
[10] |
蔺 鹏,孟娜娜,马丽斌. 监管科技的数据逻辑、技术应用及发展路径[J]. 南方金融, 2017, 1(10): 59-65. |
[11] |
钟润涛,胥爱欢. 美、英、日三国互联网保险发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南方金融, 2016, 1(9): 77-82. |
[12] |
鲜京宸. 我国金融业未来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区块链+”[J]. 南方金融, 2016, 1(12): 87-9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