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与中亚国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潜力、阻碍与策略 |
王 倩1,胡 颖2 |
|
|
摘要 :本文运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论,从经济实力、贸易规模、汇率稳定性、金融市场深度、货币政策稳定性、国际结算货币使用惯性、对外贸易商品差异化程度、竞争力以及议价能力等方面,对人民币在中国与中亚国家跨境贸易结算中扩大使用的潜力和障碍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认为,从宏观角度看,若要进一步发挥人民币在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中的计价、结算职能,就必须面对人民币与美元的竞争;从微观角度看,中国对中亚国家出口商品差异化程度低、竞争力较弱、可替代性强,中国的外贸企业难以在选择结算货币的谈判中掌握主动权,因此,在企业选择计价结算货币时仍存在不利于人民币扩大使用的因素。中国应积极把握中亚国家“去美元化”的趋势,借助贸易支持政策和货币互换政策,推进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遇,促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直接投资、项目建设中计价结算,扩大人民币在中亚的使用。
|
|
关键词 :
人民币国际化,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论,
&ldquo,
一带一路&rdquo,
丝绸之路经济带
|
|
[1] |
费广平. 人民币汇率预期度量与影响因素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1): 32-41. |
[2] |
岑敏华,罗向明,张 伟. “保险姓保”:理论溯源与价值回归[J]. 南方金融, 2017, 1(5): 45-50. |
[3] |
杜晓山,张 睿,王 丹. 执着地服务穷人——格莱珉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 南方金融, 2017, 1(3): 3-13. |
[4] |
彭化非. 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开放的背景[J]. 南方金融, 2017, 1(10): 3-12. |
[5] |
罗 凌,黄 薇. 美元互换使用的驱动因素:国际贸易、投资抑或金融活动?[J]. 南方金融, 2016, 1(8): 66-73. |
[6] |
李思敏. 自贸试验区:基本原理、中国实践与金融创新[J]. 南方金融, 2016, 1(6): 3-9. |
[7] |
王成进. 虚拟经济再认识:基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分析范式[J]. 南方金融, 2016, 1(6): 26-31. |
[8] |
谢新芳,梁海明.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发展伊斯兰金融的思考[J]. 南方金融, 2016, 1(4): 55-59. |
[9] |
王有鑫,饶晓蕾. 人民币国际化短期遇阻的表现、成因及前景研判[J]. 南方金融, 2016, 1(4): 48-54. |
[10] |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汇率预期、货币选择与人民币国际化[J]. 南方金融, 2016, 1(2): 3-20. |
[11] |
龚云飒,孙理康. 我国保险业创新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及趋势展望[J]. 南方金融, 2016, 1(2): 84-92. |
[12] |
陈 华. “一带一路”战略下金融对外开放新格局[J]. 南方金融, 2016, 1(2): 47-52. |
[13] |
中国人民银行百色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问题与对策——以广西为例[J]. 南方金融, 2016, 1(11): 80-85. |
[14] |
惠献波.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农户借贷意愿及影响因素[J]. 南方金融, 2016, 1(11): 86-93. |
[15] |
彭 志. 量化投资和高频交易:风险、挑战及监管[J]. 南方金融, 2016, 1(10): 84-8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