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托受益权质押担保的制度审思 |
明朗朗 |
|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重庆 401120) |
|
摘要 :基于提高信托产品流动性的作用和高效益的双向投资功能,信托受益权质押担保逐渐为我国金融市场所接受,并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目前我国信托受益权质押担保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于,信托受益权质押担保是否存在正当性,要建立怎样的制度体系,以及如何在操作层面上实现信托受益权质押。理论层面研判、制度价值剖析和域外经验借鉴表明,信托受益权质押担保具有正当性。在全面有效的监管下,监管当局可通过限制业务体量并严控风险的方式,逐步放开资金信托受益权质押担保业务。我国在信托受益权质押担保方面的立法空白,不利于权益保障的可预期性,有损司法审判的社会公信力。为此,建议制定信托受益权质押担保专项法规,将流动性提升与风险管理并行,组织法规范与行为法规范并列,明确信托公司法律关系主体地位,明晰信托受益权质押担保制度的具体内容。
|
|
关键词 :
信托法,
物权法,
信托受益权,
权利质押融资,
交易成本
|
|
[1] |
武 晋. 我国家族信托的法制困境与破解对策[J]. 南方金融, 2018, 1(1): 92-100. |
[2] |
唐 旭,赵申豪. 责任转质之证立及制度重构[J]. 南方金融, 2017, 1(8): 69-78. |
[3] |
刘 佳. 我国慈善信托登记:现实困境与制度变革[J]. 南方金融, 2017, 1(4): 84-89. |
[4] |
廖婧琳. 婚姻状况与居民金融投资偏好[J]. 南方金融, 2017, 1(11): 23-32. |
[5] |
丛彦国. 股权信托合同法律问题研究[J]. 南方金融, 2015, 1(5): 92-98. |
[6] |
吕铖钢. 信托受托人行为异化论[J]. 南方金融, 2015, 1(1): 80-8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