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视角下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研究及启示 |
高 明 |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 100800) |
|
|
摘要 :地方政府是一类特殊的信用评级对象。本文以国际经验为鉴,对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方法及评级结果质量检验方法进行总结和梳理,并就完善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机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评级机构一般基于地方经济状况、地方财政状况、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管理与治理效率、主权因素与体制框架五个方面评价要素,对地方政府信用级别进行评定。信用评级结果的质量可从准确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进行检验。评级对象的实际违约风险与评级结果相符程度越高、观察期内评级对象信用级别发生变化的概率越小,信用评级结果的质量也就越高。为了完善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机制,要推动评级机构积累、完善信用评级数据库,提升评级透明度,探索可操作性较强的评级质量检验方法,规范评级行业发展,引导评级机构以投资者服务为核心、不断提高评级质量。
|
|
关键词 :
信用评级,
地方债,
市政债,
违约率,
迁移矩阵
|
|
[1] |
周 嘉. 域外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制度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J]. 南方金融, 2019, 1(2): 77-86. |
[2] |
张 锐.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高效发行的机理探析与对策建议[J]. 南方金融, 2018, 1(12): 61-66. |
[3] |
高 榴. 我国公司债券发展中的风险、问题及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4): 58-65. |
[4] |
杨继梅. 欧洲银行业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的相互传导路径[J]. 南方金融, 2016, 1(8): 74-81. |
[5] |
林 平. 征信市场发展:国际趋势、我国的差距与对策[J]. 南方金融, 2016, 1(10): 3-8. |
[6] |
朱宏春. 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创新与风险防范[J]. 南方金融, 2015, 1(8): 4-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