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伤经历、风险偏好与家庭资产选择——基于全国基线调查微观数据的证据 |
乔海曙,粟亚亚 |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
|
|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基线调查微观数据,研究投资者的创伤经历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遭遇意外伤残或重大疾病、亲人去世以及失业经历对家庭是否持有股票、狭义风险资产、广义风险资产以及持有风险资产份额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离婚经历的影响并不显著;子女去世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是持久的,但意外伤残或重大疾病、失业经历的影响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消失。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投资者的金融风险偏好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个人特有的生命历程中被不断塑造。本文研究结论对提高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度、引导家庭合理配置金融资产的政策启示:第一,鼓励家庭合理参与金融市场,应同步推进公众心理健康建设,促进心理弹性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第二,金融发展与社会稳定相辅相成,在发展金融市场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医疗保障机制,构建适用于失独家庭和老龄化社会的社会支持系统,健全失业保障制度,织密筑牢社会安全网。
|
|
关键词 :
家庭金融,
行为金融,
资产配置,
风险偏好,
前景理论
|
|
[1] |
魏金龙,郑苏沂,于寄语. 家庭异质性、互联网使用与商业保险参保——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J]. 南方金融, 2019, 1(9): 51-62. |
[2] |
唐 棠,张自力,赵学军. “与众不同”的价值:中国公募基金家族反羊群行为与投资能力的关系[J]. 南方金融, 2019, 1(8): 28-39. |
[3] |
谢晶晶,王建琼. 参考群体与羊群行为:人格特质和他评效应的作用[J]. 南方金融, 2019, 1(2): 67-76. |
[4] |
刘 晨,安 毅. 动态套期保值模型的改进路径及其有效性——一个研究述评[J]. 南方金融, 2018, 1(9): 33-42. |
[5] |
周 亮. 投资者情绪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基于期货市场数据的工具变量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9): 73-82. |
[6] |
王晓彦,孟 则,胡德宝. 投资者注意力对股票市场信息传递效率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8, 1(4): 64-73. |
[7] |
张奥西,秦海林. 信息吸纳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2): 40-50. |
[8] |
王 燕,高玉强. 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金融市场参与和风险资产投资——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12): 21-31. |
[9] |
王慕文,卢二坡. 户籍身份、社会资本与家庭金融投资——基于中介效应与交互效应的微观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8): 11-20. |
[10] |
张华强,苗启虎. 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异质性预期视角下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4): 8-15. |
[11] |
苏 民. 中国A股市场行业轮动现象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2): 40-48. |
[12] |
何红渠,赵添喆.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17, 1(12): 42-51. |
[13] |
廖婧琳. 婚姻状况与居民金融投资偏好[J]. 南方金融, 2017, 1(11): 23-32. |
[14] |
邢庆伟,朱建明. 完善人民币汇率“稳定锚”机制——基于参照点效应理论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1): 39-46. |
[15] |
孙娟娟. 大资管时代金融机构财富管理业务的差异化拓展——基于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的辨析[J]. 南方金融, 2017, 1(1): 92-9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