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的若干思考 |
王 信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北京 100033) |
|
|
摘要 :金融科技是未来金融竞争的制高点,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的重要内容。大湾区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数字经济发展、金融基础条件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大湾区在金融科技发展定位和目标聚焦、协同发展、标准互认和趋同、监管科技赋能金融安全网建设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为此,建议:一是找准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的定位和目标,着力聚焦服务民生、普惠、绿色低碳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二是充分发挥香港金融国际化水平高、深圳市场主体创新活跃、广州科研院所实力强的比较优势,建立健全大湾区金融科技协同发展机制;三是深化粤港澳金融科技制度规则领域高水平对接与合作,推动大湾区金融科技标准互认和趋同;四是强化监管科技赋能互联网平台公司、跨境资金流动、反洗钱等领域监管,促进大湾区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
|
|
关键词 :
金融科技,
数字经济,
数字金融,
监管科技,
绿色金融
|
|
[1] |
陈振权,李大伟,吴 非. 科技金融政策、企业生命周期与数字化技术应用——基于“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J]. 南方金融, 2021, 1(9): 3-19. |
[2] |
汪克亮,赵 斌. “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金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J]. 南方金融, 2021, 1(9): 20-31. |
[3] |
程 威. 平台经济领域轴辐协议的反垄断:国际经验、理论证成与路径建构[J]. 南方金融, 2021, 1(9): 57-67. |
[4] |
陆岷峰. 商业银行场景金融:内涵、特征及发展策略[J]. 南方金融, 2021, 1(8): 67-77. |
[5] |
秦文岩. 互联网信息科技在金融监管创新中的应用[J]. 南方金融, 2021, 1(7): 72-81. |
[6] |
赵利梅.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服务税规则的分析与反思——基于常设机构与利润归属规则视角[J]. 南方金融, 2021, 1(7): 82-90. |
[7] |
于孝建,詹爱娟. 基于碳税冲击的我国商业银行气候转型风险压力测试分析[J]. 南方金融, 2021, 1(6): 20-33. |
[8] |
曹梦石,徐阳洋,陆岷峰. “双碳”目标与绿色资本:构建资本有序流动体制与机制研究[J]. 南方金融, 2021, 1(6): 59-68. |
[9] |
赵大伟,山成英. 新加坡监管科技创新实践与经验借鉴[J]. 南方金融, 2021, 1(6): 69-80. |
[10] |
孙秀蕾. 从亚马逊发展模式看数字经济平台的“自我优待”行为及规制[J]. 南方金融, 2021, 1(6): 81-89. |
[11] |
欧阳卫民. 负责任融资原则刍议[J]. 南方金融, 2021, 1(5): 3-7. |
[12] |
惠献波.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1, 1(5): 20-31. |
[13] |
乔宇锋. 智能化金融监管:模型框架、边缘约束和实践策略[J]. 南方金融, 2021, 1(4): 71-80. |
[14] |
安国俊. 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创新路径探讨[J]. 南方金融, 2021, 1(2): 3-12. |
[15] |
丁 攀,金为华,陈 楠. 绿色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可持续增长[J]. 南方金融, 2021, 1(2): 13-2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