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型科技公司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监管因应 |
刘 媛,韩 龙 |
(海南大学法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
|
|
摘要 :作为新的金融市场参与者,大型科技公司创新了金融服务提供方式,提升了普惠金融可得性,推动了金融业朝向数字化发展。与此同时,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引致大型科技公司风险聚集、大型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在技术和业务层面高度互联、长尾客群具有天然的从众效应等因素,也决定了大型科技公司有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然而现行大型科技公司金融监管制度在监管对象、监管措施和监管方法等方面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规制需要存有落差。为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规制的低效和失灵,有必要将深度介入金融市场的大型科技公司纳入宏观审慎监管范畴,通过强化对大型科技公司技术风险和混业经营风险的防范和处置、建立大型科技公司监管协同机制、利用监管科技创新监管方式等举措,对大型科技公司的监管路径加以优化和调适。
|
|
关键词 :
金融科技,
大型科技公司,
系统性金融风险,
宏观审慎监管,
算法黑箱
|
|
[1] |
吕桐弢. 程序化交易穿透式监管:问题检视与路径优化[J]. 南方金融, 2023, 1(4): 63-73. |
[2] |
杨景陆,粟 勤. 数字金融发展与中小银行风险——基于我国117家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3, 1(3): 3-18. |
[3] |
刘非同. 我国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制度建设研究——以美国有序清算机制为镜鉴[J]. 南方金融, 2023, 1(3): 90-99. |
[4] |
陆岷峰. 元宇宙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J]. 南方金融, 2022, 1(7): 66-74. |
[5] |
周 雷,刘 婧,胡若兰,陈善璐. 区块链赋能真的有助于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吗?——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准自然实验[J]. 南方金融, 2022, 1(6): 17-29. |
[6] |
朱太辉,张彧通. 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研究——兼论“双链联动”模式创新[J]. 南方金融, 2022, 1(4): 55-69. |
[7] |
申明浩,谭伟杰,陈钊泳.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2, 1(2): 30-44. |
[8] |
孙 丽,於佳欢. 金融科技发展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理及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22, 1(11): 50-64. |
[9] |
夏诗园,王向楠. 保险科技:监管挑战、国别经验及启示[J]. 南方金融, 2022, 1(11): 74-83. |
[10] |
陆岷峰. 商业银行场景金融:内涵、特征及发展策略[J]. 南方金融, 2021, 1(8): 67-77. |
[11] |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基于复杂网络传染病模型的金融风险防控研究[J]. 南方金融, 2021, 1(7): 29-39. |
[12] |
秦文岩. 互联网信息科技在金融监管创新中的应用[J]. 南方金融, 2021, 1(7): 72-81. |
[13] |
赵大伟,山成英. 新加坡监管科技创新实践与经验借鉴[J]. 南方金融, 2021, 1(6): 69-80. |
[14] |
王伟涛. 内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短期跨境资金流动——基于金融周期差异和中介效应视角的检验[J]. 南方金融, 2021, 1(4): 3-15. |
[15] |
乔宇锋. 智能化金融监管:模型框架、边缘约束和实践策略[J]. 南方金融, 2021, 1(4): 71-8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