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固定收益市场电子化趋势及影响研究——国际理论前沿综述 |
林梦瑶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北京 100800) |
|
|
摘要 :电子化交易在改善金融市场信息质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电子化交易也在一些交易标的标准化程度高、流动性强的固定收益市场中促进了自动交易技术和高频交易策略的兴起,改变了传统固定收益市场的微观结构,由此带来价格形成机制、流动性供给方式和交易模式等诸多变化,对市场质量和稳健性产生重要影响,国际上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借鉴。针对部分电子化交易平台中高频交易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我国债券市场有必要继续坚持面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和“场外为主、场内为辅”的发展模式,将电子化交易平台定位为通过提供覆盖债券各生命周期的全流程业务、实时交易和数据信息服务,实现前中后台一体化管理和价格、风险监测等功能,提升市场透明度、运行效率和流动性。在加强机制创新的同时,要注重风险管控,确保电子化交易平台高效稳健运行,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未来,在监管层面有必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关注电子化交易平台的稳健性以及应对市场压力的能力;二是健全市场监测与风险预警相关制度和指标体系;三是结合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新趋势,强化对电子化交易平台的宏观审慎管理。
|
|
关键词 :
债券市场,
电子化交易平台,
自动交易,
高频交易,
知情交易者
|
|
[1] |
张 浩. 我国信用债市场风险的特征、影响及对策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1): 57-67. |
[2] |
高 榴. 我国公司债券发展中的风险、问题及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4): 58-65. |
[3] |
管晓明. 中国债券市场杠杆率问题探讨[J]. 南方金融, 2016, 1(7): 32-38. |
[4] |
张明喜,朱云欢. 我国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创新、不足与对策[J]. 南方金融, 2015, 1(4): 61-66. |
[5] |
史欣媛. 论“乌龙指”事件中的投资者保护——由“光大8・16事件”引发的思考[J]. 南方金融, 2015, 1(3): 82-89. |
[6] |
杨 娉,李 博. 从城投债发行定价看利率市场化改革[J]. 南方金融, 2015, 1(2): 72-8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