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流动性螺旋的作用机理与演化规律——基于生态场的视角 |
樊锦霞,叶 莉,赵 萌 |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 |
|
|
摘要 :本文引入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场理论,从生态场视角阐释流动性螺旋的作用机理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生态场“活化”了流动性螺旋的形成要素,在各生态场力非线性叠加的影响下,流动性螺旋经历孕育、形成、膨胀、收缩四个阶段。流动性螺旋的特质不仅是一定时空域内融资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的相互作用,而且还是微观层面金融市场各风险要素间及不同环境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生态场。在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联系愈加紧密的背景下,经济、金融体系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流动性异常波动实际上暴露的是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中深层次的问题及弊端,而流动性螺旋的形成及演化也来自于经济周期的波动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为此,可以通过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螺旋中的“场源”问题;通过加强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引导市场主体形成稳定预期,改善金融体系脆弱性,减弱流动性螺旋作用力,从而达到抑制流动性螺旋形成及膨胀、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
|
|
关键词 :
系统性风险,
生态场理论,
掠夺性交易,
羊群效应,
资产价格泡沫
|
|
[1] |
葛和平,朱卉雯,严 黄. 外汇管理领域系统重要性银行机构的识别 [J]. 南方金融, 2018, 1(4): 74-82. |
[2] |
朱小黄,孙 伟,王 丹,陈洁莹. 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指数、拐点及控制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11): 31-40. |
[3] |
张华强,苗启虎. 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异质性预期视角下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4): 8-15. |
[4] |
张 萌. 信息冲击、非理性投资与股市联动——基于沪深市场交易数据的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17, 1(2): 32-39. |
[5] |
巴洁如. 分布式账本技术应用于大额支付系统:优势、风险与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12): 82-88. |
[6] |
刘婵婵. 银行业顺周期性的特征、原因与传导机制:一个文献综述[J]. 南方金融, 2017, 1(11): 33-42. |
[7] |
陈得文. 系统性风险与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宏观审慎管理与资本管制效果的比较[J]. 南方金融, 2016, 1(5): 46-54. |
[8] |
谷壮海,陈文杰. 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子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及各子市场的关联性[J]. 南方金融, 2016, 1(5): 55-64. |
[9] |
詹学斯,施加尧. 公司控制权与风险承担——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15, 1(4): 67-7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