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先富地区带动了共同富裕吗?——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 |
李景睿,侯卓君 |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
|
|
摘要 :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及以上市(以下简称“地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空间杜宾计量模型,考察数字普惠金融与资本存量的适配度对地区居民收入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直接影响效应来看,数字普惠金融适配度对本地居民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存在滞后性;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先富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适配度仅对本地的居民收入具有积极影响,对周边后富地区会产生消极的空间效应;从地区差异来看,数字普惠金融适配度对地区居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强。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在享受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红利的同时,要协调区域间数字普惠金融资源的配置,减少中心城市、先富地区对后富地区金融资源的“虹吸效应”;有效发挥先富地区经济增长的“扩散效应”,抑制其“回波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
关键词 :
共同富裕,
数字普惠金融,
数字红利,
数字鸿沟,
空间溢出效应
|
|
[1] |
郭文伟,罗冰莹,林晓波,赖相龙. 房价泡沫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绊脚石”吗?——基于中国90个大中城市的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23, 1(4): 3-18. |
[2] |
张 博,郭 方,孙 璐. 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和社会网络的维度[J]. 南方金融, 2023, 1(4): 19-32. |
[3] |
王 蓉. 普惠金融调节收入分配之功能研究[J]. 南方金融, 2023, 1(3): 66-79. |
[4] |
李瑞晶,王丽媛. 数字金融、家庭财务脆弱性与返贫风险——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23, 1(1): 37-49. |
[5] |
陈旭辉. 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J]. 南方金融, 2023, 1(1): 78-89. |
[6] |
王桂虎,侯懿芮,王 宇. 房地产金融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J]. 南方金融, 2022, 1(9): 20-34. |
[7] |
谢获宝,敬卓尔,惠丽丽. 数字普惠金融与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优化[J]. 南方金融, 2022, 1(8): 33-48. |
[8] |
吴庆田,王瑞杰. 普惠金融降低了城镇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吗?——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22, 1(7): 28-38. |
[9] |
刘杰勇. 捐赠人建议基金:美国经验与中国镜鉴[J]. 南方金融, 2022, 1(4): 46-54. |
[10] |
乔 彬,赵广庭,沈烁华. 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吗?[J]. 南方金融, 2022, 1(3): 14-27. |
[11] |
吴庆田,王欣宇. 财政支持、数字普惠金融与多维贫困缓解[J]. 南方金融, 2021, 1(8): 53-66. |
[12] |
徐章星.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了城市创新吗?——基于空间溢出和门槛特征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21, 1(2): 53-66. |
[13] |
杨亚平,赵昊华. 金融投资行为、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J]. 南方金融, 2021, 1(12): 18-33. |
[14] |
何宜庆,王茂川,李雨纯,李佳欣. 普惠金融数字化是“数字红利”吗?——基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视角[J]. 南方金融, 2020, 1(12): 71-84. |
[15] |
朱 韬,张智光. 数字普惠金融“去中心化”:基于区块链项目GSENetwork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9, 1(4): 63-7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