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普惠金融数字化是“数字红利”吗?——基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视角 |
何宜庆1,王茂川1,李雨纯1,李佳欣2 |
(1.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2.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
|
|
摘要 :伴随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为深入推进金融普惠与贫困减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路径,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与方式。本文基于2013—2018年我国31个省市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门限模型与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等实证方法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数字红利”显著;第二,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收入存在非线性关系,具有门限效应,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跨越门限值后,能进一步激发增收效应;第三,分区域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增收效应表现为东部最强,西部次之,中部最弱;第四,分时段来看,国务院颁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后,政策的支持提升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增收效应;第五,在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三个子维度中,覆盖广度是增收效应的主要推动力。为充分挖掘数字普惠金融的潜力,提高金融普惠力度,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基于经济水平实施区域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推进数字金融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以充分释放“数字红利”。
|
|
关键词 :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普惠金融,
金融科技,
农村居民收入,
门限模型
|
|
[1] |
陆岷峰,徐阳洋. 科技向善:激发金融科技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中正能量路径[J]. 南方金融, 2021, 1(1): 10-19. |
[2] |
魏成龙,郭琲楠. 金融科技影响企业投资的传导机制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9): 31-43. |
[3] |
孙 鹏,赵维久. 地方金融监管实践创新研究——论以机构监管和监管沙箱为双核心的新型地方金融监管模式[J]. 南方金融, 2020, 1(9): 66-77. |
[4] |
余保才. 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 南方金融, 2020, 1(9): 78-90. |
[5] |
陆岷峰,王婷婷. 数字化管理与要素市场化:数字资产基本理论与创新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8): 3-12. |
[6] |
乔宇锋. 农业众筹助推绿色发展的实现逻辑与构建路径[J]. 南方金融, 2020, 1(8): 71-80. |
[7] |
马 楠. 粤港澳大湾区监管沙盒建设的相关问题与构建思路[J]. 南方金融, 2020, 1(7): 3-12. |
[8] |
刘孟飞. 金融科技的潜在风险与监管应对[J]. 南方金融, 2020, 1(6): 45-55. |
[9] |
曹允春,林浩楠,李 彤. 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下的风险变化及防控措施[J]. 南方金融, 2020, 1(4): 36-44. |
[10] |
于 波,周 宁,霍永强.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20, 1(3): 30-39. |
[11] |
陆岷峰,马 进. 商业银行智能化风险特点与管理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3): 65-73. |
[12] |
季 成,叶 军. 智能银行:关键要素、重点场景和完善路径[J]. 南方金融, 2020, 1(3): 74-82. |
[13] |
代 锋,罗美霞,李姝娟. 探赜共享经济在中小城市的“寒流”之殇[J]. 南方金融, 2020, 1(2): 14-21. |
[14] |
潘振野. 智能投顾模式下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完善——以信义义务为中心[J]. 南方金融, 2020, 1(2): 90-99. |
[15] |
陆岷峰,徐阳洋. 在线新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12): 11-2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