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困境 |
刘向耘 |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 100800) |
|
|
摘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受到多重冲击,调整任务异常艰巨。第二产业增速和工业化率大幅下降,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第三产业发展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且在某些方面存在泡沫化风险,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虽然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是全球性问题,但我国政策取向、体制机制改革尚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为此,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困境,更好地处理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以提高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目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为重点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构建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机制,同时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
关键词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工业化率,
产能过剩,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竞争力
|
|
[1] |
段鸿济,卢文华. “降成本”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及其政策指向[J]. 南方金融, 2016, 1(8): 16-21. |
[2] |
朱战威. 我国农村信贷市场结构改革:基于SCP范式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7): 67-71. |
[3] |
于 博,尹 凤. 货币政策、要素配置效率与供给侧改革——基于商业信用再配置视角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3): 19-24. |
[4] |
封北麟. 我国企业融资成本分析及降成本的对策——基于广东、浙江、江苏三省企业调查数据[J]. 南方金融, 2016, 1(12): 81-86. |
[5] |
孙 丽,孙玉兰. 债转股重启:历史镜鉴、现实问题与对策[J]. 南方金融, 2016, 1(11): 24-30. |
[6] |
张 惠. 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面临的障碍与对策[J]. 南方金融, 2016, 1(10): 79-83. |
[7] |
王 宇,杨 娉. 我国高杠杆的成因及治理[J]. 南方金融, 2016, 1(1): 5-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