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互助资金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
蓝 虹1,穆争社2 |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2.中国人民银行,北京 100800) |
|
|
摘要 :设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是缓解农户融资难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资金来源、运用以及外部监督角度,论述农村互助资金风险防范机制的若干关键问题。在资金来源方面,应保持社员的稳定性,确保社员以自有资金缴纳互助资金,明确规定社员的互助资金限额和利率上限。在资金运用方面,确定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服务的地域范围,充分发挥熟人社会的风险防范机能;可允许互助资金合理运用于生产性投入和生活性消费,同时要注重分析、监控社员偿还能力;发挥农业产业链交易数据系统在信用评级中的作用;适当采取抵押担保方式发放部分互助资金;运用承诺制消除互助资金池;发挥农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在外部监督方面,可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合作社所在地银行机构监测互助资金流动状况,推广实施互助资金托管银行制度,建立互助资金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互助资金风险处置机制。
|
|
关键词 :
农村金融,
合作金融,
熟人社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互助资金托管银行
|
|
[1] |
杜晓山,张 睿,王 丹. 执着地服务穷人——格莱珉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 南方金融, 2017, 1(3): 1-. |
[2] |
陈 芳. 贫困地区农户融资需求与融资能力——基于有序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7): 57-66. |
[3] |
朱战威. 我国农村信贷市场结构改革:基于SCP范式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7): 67-71. |
[4] |
陈 丹,高 锐. 农地抵押金融风险:政府规制的逻辑及政策取向[J]. 南方金融, 2016, 1(7): 72-77. |
[5] |
王傲森. 我国房地产众筹的法律规范:法理基础、域外经验与现实选择[J]. 南方金融, 2016, 1(4): 94-101. |
[6] |
蓝 虹, 穆争社. 中国农村信用社“去合作化”的成因探究及启示[J]. 南方金融, 2016, 1(4): 65-72. |
[7] |
杨云龙,王 浩,何文虎. 我国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四元结构”理论假说[J]. 南方金融, 2016, 1(11): 73-79. |
[8] |
中国人民银行百色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问题与对策——以广西为例[J]. 南方金融, 2016, 1(11): 80-85. |
[9] |
惠献波.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农户借贷意愿及影响因素[J]. 南方金融, 2016, 1(11): 86-93. |
[10] |
卢亚娟,张菁晶,章建伟. 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江苏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10): 90-9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