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产业链金融到科技链金融——论科技链金融的概念、模式和意义 |
郭红兵1,2,苏国强1,2 |
(1.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2.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 广州 510320) |
|
|
摘要 :本文运用“链”思维,以产业链金融作为参照和基础,从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三链协同”中提炼出科技链金融这一新概念。科技链金融作为科技金融的一种特殊形式和一个特殊阶段,旨在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是对“产业链金融”的扩展、改进和补充。科技链金融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丰富科技金融理论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下一步,可以从创新链与资金链的协同机制、各种金融工具的协调机制、科技链金融配套机制、创新链各环节的风险特征、金融产品设计与创新等方面,对科技链金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
关键词 :
科技金融,
金融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金融风险,
创新周期
|
|
[1] |
王 娜,施建淮.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的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J]. 南方金融, 2017, 1(6): 46-55. |
[2] |
倪淑慧,胡海峰. 美国大公司欺诈事件探析——以富国银行丑闻为例[J]. 南方金融, 2017, 1(6): 65-72. |
[3] |
蔺 鹏, 孟娜娜. 商业银行交叉金融创新的风险防控与监管策略——基于“穿透式”监管视角[J]. 南方金融, 2017, 1(6): 10-16. |
[4] |
何永清. 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思路与策略——基于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视角[J]. 南方金融, 2017, 1(5): 84-89. |
[5] |
谷 任,谢春清,张 俊. 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创新的障碍与破解——基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调查[J]. 南方金融, 2017, 1(5): 76-83. |
[6] |
岑敏华,罗向明,张 伟. “保险姓保”:理论溯源与价值回归[J]. 南方金融, 2017, 1(5): 45-50. |
[7] |
吴圣金,乔旭东,张双文,黄彦川.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创投行业的影响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4): 40-48. |
[8] |
王洪亮.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态势、主要风险及防控策略[J]. 南方金融, 2017, 1(3): 65-72. |
[9] |
张 婷,肖 晶.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践、障碍与机制优化[J]. 南方金融, 2017, 1(2): 86-90. |
[10] |
赵晓旭. 保险产品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原理、实践与改进建议[J]. 南方金融, 2017, 1(2): 91-98. |
[11] |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 金融市场风险交叉传染机制与防控策略研究——基于医学SIRS传染病模型[J]. 南方金融, 2017, 1(2): 3-13. |
[12] |
王培辉,尹成远,袁 薇. 我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时变Copula-CoVaR模型[J]. 南方金融, 2017, 1(2): 14-24. |
[13] |
陆岷峰,沈黎怡. 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缺陷与优化[J]. 南方金融, 2017, 1(1): 98-103. |
[14] |
李升高. 跨境资金流出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研究——基于信号分析法[J]. 南方金融, 2017, 1(1): 15-24. |
[15] |
李雅丽. #br#
美国投资银行FICC业务:发展历程、策略及启示[J]. 南方金融, 2016, 1(9): 61-6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