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制度优化与绩效提升 |
王建华 |
(泰山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
|
|
摘要 :本文运用状态——结构——绩效(SSP)理论框架,从融资增信的内在特性出发,揭示融资增信制度选择的机理,分析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并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个案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共保基金为担保物的信贷安排内含较高的交易成本,主要体现为较高的契约成本、信息成本和控制成本;第二,基于融资增信的内在性质,“选择赢家”的边界规则、清晰的程序和退出规则以及严格的监督和分级制裁规则可以作为融资增信制度安排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体层面来考察,融资增信边界规则、贷款短期化以及利率优惠等制度安排,容易造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资源配置扭曲。为此,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降低融资增信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特别是信息搜寻成本;要完善制度结构,适度放宽增信对象的准入条件,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平等准入平台,避免由于准入歧视而造成财政、信贷资源分配不合理;要健全财政资金扶持政策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财政资金扶持政策环境,提高财政、信贷支农的绩效。
|
|
关键词 :
农村金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信用体系,
共保基金,
利益相容机制
|
|
[1] |
杜晓山,张 睿,王 丹. 执着地服务穷人——格莱珉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 南方金融, 2017, 1(3): 3-13. |
[2] |
王去非. 区域金融改革的目标设定与路径选择:基于浙江案例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3): 73-81. |
[3] |
杨兆廷,孟维福. 依托农业价值链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机制、问题及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3): 91-98. |
[4] |
蓝 虹,穆争社. 农村互助资金风险防范机制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1): 56-62. |
[5] |
张宏婧,王 洁. 股权众筹平台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的探讨[J]. 南方金融, 2016, 1(7): 93-97. |
[6] |
陈 芳. 贫困地区农户融资需求与融资能力——基于有序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7): 57-66. |
[7] |
朱战威. 我国农村信贷市场结构改革:基于SCP范式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7): 67-71. |
[8] |
陈 丹,高 锐. 农地抵押金融风险:政府规制的逻辑及政策取向[J]. 南方金融, 2016, 1(7): 72-77. |
[9] |
李乔漳. 农村金融改革、农户融资可得性与农民收入增长[J]. 南方金融, 2016, 1(5): 95-102. |
[10] |
蓝 虹, 穆争社. 中国农村信用社“去合作化”的成因探究及启示[J]. 南方金融, 2016, 1(4): 65-72. |
[11] |
唐明琴,张 玲. 电商企业的逆向选择与信用管理[J]. 南方金融, 2016, 1(3): 94-97. |
[12] |
刘叶婷,唐斯斯,梁 明. 信用大数据的形成、应用价值与提升策略[J]. 南方金融, 2016, 1(11): 47-53. |
[13] |
杨云龙,王 浩,何文虎. 我国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四元结构”理论假说[J]. 南方金融, 2016, 1(11): 73-79. |
[14] |
中国人民银行百色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问题与对策——以广西为例[J]. 南方金融, 2016, 1(11): 80-85. |
[15] |
惠献波.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农户借贷意愿及影响因素[J]. 南方金融, 2016, 1(11): 86-9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