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区块链+金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创新——基于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的视角 |
王艳芳,赵 鹞 |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5) |
|
|
摘要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视角,对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可能运用场景进行辨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区块链所支撑的点对点支付恰恰是金融发展与创新过程中将要淘汰的支付结算方式,区块链并不能解决点对点交易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信用问题;第二,不管形态怎样变化,货币的本质和功能不会发生变化,区块链所支撑的加密货币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并由此而引发道德风险,且由于没有公开的权威发行与信用背书,从而无法解决“最后贷款人”等问题,因而加密货币不能作为一般等价物;第三,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问题使其无助于提高交易的效率,反而增加了交易的时间与成本;第四,区块链支撑的数字资产交易需要在实体资产与链上数据之间建立起可信的渠道,客观上需要引入第三方机构,然而这又与区块链“消除中介,降低交易费用”的优势相悖。总的来说,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可能应用并不能有效地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交易效率、加剧信息不对称问题。从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视角来辨析,“区块链+金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创新。
|
|
关键词 :
金融创新,
加密货币,
区块链,
智能合约,
数字资产
|
|
[1] |
储雪俭,谢天豪,庞瑞琪. 电商供应链金融的特点、风险及防控对策[J]. 南方金融, 2018, 1(9): 94-98. |
[2] |
周 润,卢 迎. 智能合约对我国合同制度的影响与对策[J]. 南方金融, 2018, 1(5): 93-98. |
[3] |
兰立宏. 论虚拟货币的犯罪风险及其防控策略[J]. 南方金融, 2018, 1(10): 33-40. |
[4] |
郭文伟,刘英迪,袁 媛,张思敏. 比特币价格波动极端风险、演化模式与监管政策响应——基于结构突变点CAViaR-EVT模型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10): 41-58. |
[5] |
乔海曙,王 鹏,谢姗珊. 金融智能化发展:动因、挑战与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6): 3-9. |
[6] |
谷 任,谢春清,张 俊. 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创新的障碍与破解——基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调查[J]. 南方金融, 2017, 1(5): 76-83. |
[7] |
何永清. 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思路与策略——基于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视角[J]. 南方金融, 2017, 1(5): 84-89. |
[8] |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中美金融科技发展的比较与启示[J]. 南方金融, 2017, 1(5): 3-9. |
[9] |
郭红兵,苏国强. 从产业链金融到科技链金融——论科技链金融的概念、模式和意义[J]. 南方金融, 2017, 1(5): 10-17. |
[10] |
王洪亮.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态势、主要风险及防控策略[J]. 南方金融, 2017, 1(3): 65-72. |
[11] |
王广宇,何俊妮. 金融科技的未来与责任[J]. 南方金融, 2017, 1(3): 14-17. |
[12] |
赵晓旭. 保险产品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原理、实践与改进建议[J]. 南方金融, 2017, 1(2): 91-98. |
[13] |
张 荣. 区块链金融:结构分析与前景展望[J]. 南方金融, 2017, 1(2): 57-63. |
[14] |
巴洁如. 分布式账本技术应用于大额支付系统:优势、风险与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12): 82-88. |
[15] |
张 惠. 个人数字资产的开发、保护与管理[J]. 南方金融, 2017, 1(11): 92-9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