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区域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机理和联动效果评估——基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研究 |
蔺 鹏, 孟娜娜,马丽斌,马英杰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培训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21) |
|
|
摘要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描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互动机理,并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和2006-2016年数据实证检验金融创新子系统与科技创新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及协同联动效果。主要研究结论:2006-2016年京津冀区域金融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科技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则在整个阶段呈现良好的上升态势;但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仍处于低水平并且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区域金融与科技协同创新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推动京津冀区域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有机联动和协同演进,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注重区域金融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有效整合区域金融资源和科技资源,健全金融和科技协同创新联动机制;二是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的融资结构,增强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科创型企业的能力,提升金融创新支撑科技创新的效率;三是推动金融机构主动对接、应用金融科技,促进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和有机联动,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科技要素流动性。
|
|
关键词 :
京津冀协同发展,
金融创新,
科技创新,
系统动力学模型,
系统有序度模型
|
|
[1] |
王艳芳,赵 鹞. “区块链+金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创新——基于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的视角[J]. 南方金融, 2018, 1(10): 25-32. |
[2] |
郭红兵,苏国强. 从产业链金融到科技链金融——论科技链金融的概念、模式和意义[J]. 南方金融, 2017, 1(5): 10-17. |
[3] |
何永清. 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思路与策略——基于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视角[J]. 南方金融, 2017, 1(5): 84-89. |
[4] |
谷 任,谢春清,张 俊. 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创新的障碍与破解——基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调查[J]. 南方金融, 2017, 1(5): 76-83. |
[5] |
王洪亮.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态势、主要风险及防控策略[J]. 南方金融, 2017, 1(3): 65-72. |
[6] |
王浩宇,孙启明. 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与分布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3): 82-90. |
[7] |
赵晓旭. 保险产品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原理、实践与改进建议[J]. 南方金融, 2017, 1(2): 91-98. |
[8] |
陆岷峰,沈黎怡. 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缺陷与优化[J]. 南方金融, 2017, 1(1): 98-103. |
[9] |
李雅丽. #br#
美国投资银行FICC业务:发展历程、策略及启示[J]. 南方金融, 2016, 1(9): 61-68. |
[10] |
郑志丹,项慧玲. 市场竞争对商业银行净息差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基于中国银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2006-2015)[J]. 南方金融, 2016, 1(8): 43-49. |
[11] |
欧阳卫民. 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目标、思路和对策[J]. 南方金融, 2016, 1(3): 3-6. |
[12] |
中国人民银行百色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问题与对策——以广西为例[J]. 南方金融, 2016, 1(11): 80-85. |
[13] |
侯 翔,曾 力.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J]. 南方金融, 2016, 1(10): 38-44. |
[14] |
李善民.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研究——基于激励约束机制的分析框架[J]. 南方金融, 2015, 1(6): 74-77. |
[15] |
姚宏伟. 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金融排斥问题探析[J]. 南方金融, 2015, 1(5): 37-4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