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我国内地监管沙盒实施主体的确定 |
张龄方 |
(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0) |
|
|
摘要 :近年来,在我国内地实施监管沙盒仍处于理论探讨之际,一部分地区的“监管沙盒”已开始付诸实践。虽然地方“监管沙盒”可能有助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但是地方的“热情”尝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监管沙盒,已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一种策略和手段。从境外监管沙盒实践来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模式:一是在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双峰监管”框架下,由承担金融机构行为监管职责的特定金融监管部门统一负责监管沙盒的实施;二是在以新加坡为代表的综合监管体制下,由对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进行监管的综合性金融监管部门统一负责监管沙盒的实施;三是在以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代表的分业监管框架下,由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部门分别负责各自监管领域监管沙盒的实施。我国内地监管沙盒实施主体的确定也要立足于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注重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从我国内地层面来说,监管沙盒应当由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在各自监管领域分别负责实施,同时加强协调和配合;从实际操作而言,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监管沙盒的测试应当由“一行两会”负责;从功能补充来看,类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在“虚拟沙盒”的测试可以由全国性的有关行业协会组织实施。
|
|
关键词 :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监管沙盒,
虚拟沙盒,
双峰监管
|
|
[1] |
陈一洪. 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状、瓶颈及突破路径[J]. 南方金融, 2019, 1(7): 89-97. |
[2] |
李 昊. 监管沙盒的国际实践、效果分析及我国推行的路径选择[J]. 南方金融, 2019, 1(7): 3-10. |
[3] |
谭志清. 构建开放银行: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J]. 南方金融, 2019, 1(5): 73-81. |
[4] |
冯泽华,黄政宗. 金融科技的哲学追问——现象学棱镜下金融科技的主体性问题及其批判[J]. 南方金融, 2019, 1(5): 3-12. |
[5] |
潘小明,屈 军. 金融服务需求模式演变与商业银行渠道管理[J]. 南方金融, 2019, 1(1): 82-91. |
[6] |
张 惠. 中小银行打造“新零售”价值银行的策略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8): 84-89. |
[7] |
孟娜娜,蔺 鹏. 中小微企业“麦克米伦缺口”成因及智能金融解决路径[J]. 南方金融, 2018, 1(7): 73-80. |
[8] |
杨润贵.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转型[J]. 南方金融, 2018, 1(6): 3-11. |
[9] |
孟 醒,申曙光. 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的竞争优势、战略目标与转型路径 [J]. 南方金融, 2018, 1(4): 90-98. |
[10] |
乔海曙,王 鹏,谢姗珊. 法定数字货币:发行逻辑与替代效应[J]. 南方金融, 2018, 1(3): 71-77. |
[11] |
麻斯亮,魏福义. 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难点与对策建议[J]. 南方金融, 2018, 1(3): 78-84. |
[12] |
孟娜娜,蔺 鹏. 监管沙盒机制与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的适配性研究——基于包容性监管视角[J]. 南方金融, 2018, 1(1): 42-49. |
[13] |
董玉峰,赵晓明. 负责任的数字普惠金融:缘起、内涵与构建[J]. 南方金融, 2018, 1(1): 50-56. |
[14] |
王景武. 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广东金融强省建设[J]. 南方金融, 2017, 1(9): 3-9. |
[15] |
乔海曙,王 鹏,谢姗珊. 金融智能化发展:动因、挑战与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6): 3-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