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融聚集能促进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吗?——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
郭文伟,王文启 |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
|
|
摘要 :本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2007-2016年的创新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运用Fare-Primont指数法对大湾区各城市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和效率分解,并结合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大湾区金融聚集对科技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具体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大湾区科技创新效率逐年提升,但总体效率水平依然较低;二是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剩余混合效率对科技创新效率的贡献不明显;三是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金融聚集对科技创新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四是金融聚集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和剩余混合效率,而金融聚集对技术效率的轻微抑制作用减弱了金融聚集对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为了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金融科技湾区,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同时要充分发挥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积极促进作用,重视政府政策和教育水平对科技创新效率的积极影响。
|
|
关键词 :
粤港澳大湾区,
全要素生产率,
创新效率,
Fare-Primont指数,
空间杜宾模型
|
|
[1] |
王 旭,贾媛馨. 数字化背景下的国际货币竞争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J]. 南方金融, 2020, 1(5): 12-21. |
[2] |
周天芸. 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5): 22-30. |
[3] |
刘守俊,蔡 敏.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20, 1(4): 16-26. |
[4] |
覃 剑.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配置空间效率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3): 9-19. |
[5] |
张建伟.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吗?——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0, 1(2): 3-13. |
[6] |
韩庆潇. 财税支持、公司治理与创新绩效——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穿透性”视角[J]. 南方金融, 2020, 1(1): 37-47. |
[7] |
兴业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国际化及其发展路径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1): 69-75. |
[8] |
谭志清. 构建开放银行: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J]. 南方金融, 2019, 1(5): 73-81. |
[9] |
郭文伟,周 媛. 杠杆结构、债务效率与经济增长质量[J]. 南方金融, 2019, 1(12): 8-21. |
[10] |
王景武. 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广东金融强省建设[J]. 南方金融, 2017, 1(9): 3-9. |
[11] |
刘向耘.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困境[J]. 南方金融, 2017, 1(1): 5-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