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 |
刘守俊,蔡 敏 |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
|
|
摘要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举措,是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为准自然实验,利用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受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进而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受研发投入的影响,研发投入水平较高的企业受政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以上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第一,应持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并逐步扩大政策覆盖产业,将政策惠及更多企业;第二,在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时,可以考虑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开展产品服务创新;第三,政府在实施产业扶持政策时,应尽量避免直接干预企业的行为,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动。
|
|
关键词 :
战略性新兴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政策,
双重差分模型
|
|
[1] |
郭文伟,王文启. 金融聚集能促进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吗?——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20, 1(4): 3-15. |
[2] |
陆岷峰.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纾困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4): 27-35. |
[3] |
张建伟.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吗?——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0, 1(2): 3-13. |
[4] |
韩庆潇. 财税支持、公司治理与创新绩效——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穿透性”视角[J]. 南方金融, 2020, 1(1): 37-47. |
[5] |
李枚娜. 政府投资基金的规范发展及守正创新[J]. 南方金融, 2020, 1(1): 76-82. |
[6] |
王佳林. 全球相互保险市场发展趋向及对我国的启示[J]. 南方金融, 2019, 1(8): 85-90. |
[7] |
张方波. 资管新规背景下保险资管行业的发展机遇与理性转型[J]. 南方金融, 2019, 1(3): 56-63. |
[8] |
郭文伟,周 媛. 杠杆结构、债务效率与经济增长质量[J]. 南方金融, 2019, 1(12): 8-21. |
[9] |
刘向耘,王 琰. 房地产市场过度繁荣对金融膨胀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8, 1(2): 3-11. |
[10] |
陈一洪,梁培金. 我国中小银行发展普惠金融面临的难题与破解路径[J]. 南方金融, 2018, 1(12): 88-96. |
[11] |
王建华.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制度优化与绩效提升[J]. 南方金融, 2017, 1(5): 90-98. |
[12] |
连育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经营转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5): 71-75. |
[13] |
杨兆廷,孟维福. 依托农业价值链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机制、问题及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3): 91-98. |
[14] |
吴爱东,刘东阁. 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J]. 南方金融, 2017, 1(3): 28-36. |
[15] |
王广宇,何俊妮. 金融科技的未来与责任[J]. 南方金融, 2017, 1(3): 14-1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