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庭金融文化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 |
赵当如,刘 玲 |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
|
|
摘要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家庭金融文化通过影响家庭决策者的自信偏差和金融知识水平、进而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传导机制,然后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家庭金融文化对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和比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金融文化资本累积速度的影响大于金融文化资本禀赋的影响;从传导机制上看,家庭金融文化禀赋对决策者的自信偏差有非线性影响,金融文化禀赋越高,其对过度自信的正向影响越明显,从而促进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家庭金融文化资本增速通过提升决策者的金融知识尤其是高级金融知识来促进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引导居民家庭适度参与金融市场、提高财产性收入水平,一是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居民投资者理性投资,既不盲目追求高收益,也不自我隔绝于金融市场之外;二是要加强金融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提升居民的金融文化素养,提高对金融信息的利用效率;三是要拓宽居民家庭获取金融信息的渠道,降低金融知识获取成本,促进家庭金融文化资本积累。
|
|
关键词 :
行为金融,
家庭金融,
金融市场参与,
自信偏差,
金融知识
|
|
[1] |
张 雷,顾天竹. 子女增加会减少父母对商业保险的需求吗?——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20, 1(5): 63-72. |
[2] |
魏金龙,郑苏沂,于寄语. 家庭异质性、互联网使用与商业保险参保——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J]. 南方金融, 2019, 1(9): 51-62. |
[3] |
唐 棠,张自力,赵学军. “与众不同”的价值:中国公募基金家族反羊群行为与投资能力的关系[J]. 南方金融, 2019, 1(8): 28-39. |
[4] |
谢晶晶,王建琼. 参考群体与羊群行为:人格特质和他评效应的作用[J]. 南方金融, 2019, 1(2): 67-76. |
[5] |
乔海曙,粟亚亚. 创伤经历、风险偏好与家庭资产选择——基于全国基线调查微观数据的证据[J]. 南方金融, 2019, 1(12): 43-53. |
[6] |
刘 晨,安 毅. 动态套期保值模型的改进路径及其有效性——一个研究述评[J]. 南方金融, 2018, 1(9): 33-42. |
[7] |
周 亮. 投资者情绪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基于期货市场数据的工具变量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9): 73-82. |
[8] |
王晓彦,孟 则,胡德宝. 投资者注意力对股票市场信息传递效率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8, 1(4): 64-73. |
[9] |
张奥西,秦海林. 信息吸纳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2): 40-50. |
[10] |
王 燕,高玉强. 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金融市场参与和风险资产投资——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12): 21-31. |
[11] |
王慕文,卢二坡. 户籍身份、社会资本与家庭金融投资——基于中介效应与交互效应的微观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8): 11-20. |
[12] |
张华强,苗启虎. 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异质性预期视角下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4): 8-15. |
[13] |
苏 民. 中国A股市场行业轮动现象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2): 40-48. |
[14] |
何红渠,赵添喆.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17, 1(12): 42-51. |
[15] |
廖婧琳. 婚姻状况与居民金融投资偏好[J]. 南方金融, 2017, 1(11): 23-3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