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国企业年金自动加入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
赵海珠1,朱俊生2,刘贝妮3 |
(1.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2.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北京 100083;3.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048) |
|
|
摘要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着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未能充分发挥保障作用的问题。英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发展较为成熟,且自实施了自动加入机制后,企业年金的覆盖面迅速扩大,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本文回顾了英国企业年金自动加入机制的发展历史,从参保资格确定、雇员权利及雇主责任、基金的运作等方面分析其制度框架,并从监管保障、资金保障、税收支持及服务支持等维度分析其保障及服务体系,探讨其运行成效和局限性。英国企业年金自动加入机制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体系的政策启示:一是以政策调整为契机,推动建立企业年金自动加入机制;二是明确制度保障主体,完善雇员权益体系;三是完善基金运作机制,改革基金投资体制;四是健全后续保障机制,推动企业年金规范发展。
|
|
关键词 :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
养老金融,
企业年金,
养老保险三支柱
|
|
[1] |
唐金成,李莹莹. 长期护理保险赋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J]. 南方金融, 2022, 1(3): 63-76. |
[2] |
汪润泉,张雨慧. 就业“去雇主化”对社会保险基金平衡的挑战及应对——兼论新业态下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J]. 南方金融, 2022, 1(1): 79-90. |
[3] |
陈 雷,张 哲,陈 平. 低利率时代要结束了吗?——基于自然利率视角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21, 1(8): 3-14. |
[4] |
王佳林. 我国“以房养老”试点发展改革路径研究[J]. 南方金融, 2021, 1(4): 81-89. |
[5] |
曹 园,方 雨,肖淦丹,邢佳宁. 养老保险制度、家庭生育决策与社会福利[J]. 南方金融, 2021, 1(10): 72-86. |
[6] |
王佳林. 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探析:现状、挑战及建议[J]. 南方金融, 2020, 1(5): 90-100. |
[7] |
陈广华,徐 超. 农村住房反向抵押的法律障碍与实现路径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3): 83-90. |
[8] |
张文超,杨华磊. 我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 南方金融, 2019, 1(3): 33-41. |
[9] |
郑伟厚,刘晓桐. 我国保险公司布局养老产业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建议[J]. 南方金融, 2019, 1(3): 72-79. |
[10] |
刘 佩1张 鑫.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代际转移的影响——基于CLHLS数据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9, 1(12): 33-42. |
[11] |
王佳林.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南方金融, 2019, 1(11): 3-10. |
[12] |
焦 嫚,黄健元,王 欢.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国民转移账户的影响——基于经济生命周期理论[J]. 南方金融, 2018, 1(1): 12-22. |
[13] |
李豫新,程谢君. 中国“后人口转变”时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7, 1(8): 3-10. |
[14] |
刘金霞,杨艳艳. 我国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现状、问题与优化建议[J]. 南方金融, 2017, 1(8): 79-86. |
[15] |
孟 醒,申曙光. 养老金财富对参保行为的激励效应——基于地缘、区域经济和财政支出空间关联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6): 27-3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