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金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摘要目录

南方金融

2015年 1卷 6期

刊出日期 2015-06-05

刘 颖,韦 磊

:自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后,亚投行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国际智库学者对亚投行给予了高度关注。本文从美国政府对亚投行的态度和政策、亚投行设立的原因、亚投行的影响以及亚投行的未来发展等方面总结和分析了国际智库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建设亚投行、更好地发挥亚投行的作用提供参考。

2015 Vol. 1 (6): 4-9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300 )

朱宏春

:2015年6月29日,亚投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代表在北京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标志着亚投行筹建迈出了最关键一步。亚投行筹建得到包括英、法、德、意等发达国家的积极响应,既是相关国家看好中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和亚洲基础设施融资中蕴含的巨大“商机”的结果,也是世界各国推动国际金融秩序变革的利益诉求的体现。亚投行成立后,中国将面临制定治理规则、防范地缘政治风险、推进融资机制改革和应对大国博弈等四大挑战。为此,中国需要做好准备,正确研判并化解地缘政治风险,建立公平、合理、多元化的融资机制,推动亚投行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变革。

2015 Vol. 1 (6): 10-13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299 )

尹继志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同时,引入了前瞻性指引。前瞻性指引主要通过信号渠道发挥作用,中央银行向公众发布今后一个时期的政策取向,对通胀、就业和产出等进行展望,释放在何种条件下对政策进行调整的信息,使公众更好地理解货币政策意图,缩短公众搜集信息的时间,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以此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可信度、货币政策透明度、市场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等因素也会制约前瞻性指引作用的发挥。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直接引入前瞻性指引的条件还不成熟,但前瞻性指引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是可以借鉴的。

2015 Vol. 1 (6): 14-22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300 )

程建华,王 冲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进入市场成本的DSGE模型,以研究企业进入市场行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价格受消费效应和企业进入市场所产生的广延边际效用的双重影响。当考虑企业进入市场因素时,从短期来说货币政策能促进产出和消费,而长期来看影响轻微。降低企业进入市场成本在短期内对消费有负向作用,长期可使消费水平在量上和质上获得提升,此时货币政策如果不考虑企业进入市场行为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仅仅锚定消费者价格而采取政策措施,将对简政放权、为企业松绑所带来的改革红利起到抵消作用,就长远利益而言对经济伤害更大。因此,中央银行可将稳定生产者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瞄定目标。

2015 Vol. 1 (6): 23-32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299 )

柴时军, 王 聪

: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系统研究了我国农户民间放贷行为。实证结果发现,在中国农村,社会网络对农户参与民间放贷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农户的社会网络关系越广,其参与民间放贷的可能性越高,放贷金额越大,参与程度也越高;家庭财富较多、学历较高以及男性家长的农户参与民间放贷的积极性较高。因此,要鼓励农户扩大社会网络,提高农户社会关系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农户间的民间借贷以缓解目前农村金融抑制的局面,这是政府在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设计中所不可忽视的。

2015 Vol. 1 (6): 33-41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292 )

王轶昕,程索奥

:资产证券化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大创新之一,同时也是波及至今的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诱因之一。中国资产证券化要实现健康发展,必须深刻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本文从分析美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与次贷危机的关系入手,剖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资产证券化模式及其与标准理论体系的差异,阐述了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资产证券化要顺应利率市场化趋势,与货币信贷政策形成良性互动;进一步开放市场,使资产证券化成为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加强法律和会计制度建设,加快评级业的发展,从源头上防范风险;推动跨境资产证券化,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2015 Vol. 1 (6): 42-49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321 )

林孝悌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金融改革新常态亦在逐渐形成。温州作为全国金融改革的前沿地区,在区域金融改革探索中形成了“温州模式”。对温州银行改革实践的研究表明,改革新常态下中小银行面临传统业务经营收益下降、管理效能不足、金融资产经营风险增高、高端金融管理和金融创新人才匮乏等共性问题。中小银行推进改革、加快转型,要在发展战略上实施顶层修正、在管理架构上实施全局重构、在考核机制上实施深度细化、在金融创新上实施跨域支撑。

2015 Vol. 1 (6): 50-54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286 )

尚劲宏

:当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不断集聚,成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国务院接连要求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承担的政府融资职能,并在2015年3月下达了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额度并出台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的发行管理办法,允许地方把一部分到期高成本债务转换成地方政府债券,意在降低银行资产风险,同时间接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然而,由于我国债券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大量的专项债券发行将抬高债券收益率,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收益将面临考验;银行用于置换债券的资金配置规模也存在不确定性,债券市场的压力将会长期化。因此,还应从多方面加强管理,尤其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分散和化解银行业风险。

2015 Vol. 1 (6): 55-59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280 )

唐德祥,周雪晴

:有效需求不足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家庭生产理论建立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模型,基于2007-2013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扩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成灾率的提高对农业保险需求有显著的负影响;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对农民参保的有效需求激励不足,较低的赔付保障水平不利于农民参保积极性的提高。为此,应完善农业政策,激发农业生产活力,促进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良性互动;实施差异化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优化灾后赔付质量和赔付效率;根据不同农业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创新农业保险险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2015 Vol. 1 (6): 60-67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314 )

卢文华

:移动互联网开启了保险业发展的新时代。随着移动用户不断增多和保险需求的日益强烈,中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势头强劲,市场潜力巨大。身处突破传统和创新变革中的保险业在移动互联网保险经营中面临着用户需求挖掘、保险产品创新、服务体系完善、营销渠道打造、风险叠加管控等多重困难。为此,保险公司发展移动互联网保险,应注重围绕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不断优化产品体系、用户服务模式、营销模式和安全体系,构建移动智能保险生态系统。

2015 Vol. 1 (6): 68-73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411 )

李善民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激活农村土地生产要素、破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融资难题至关重要。本文建立了一个激励约束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机制的发生机理和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信息充分、地方财政补贴力度加大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会积极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现社会福利的优化。因此,应建立金融机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社会责任的长期考核机制,同时将地方政府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支持责任纳入预算管理,从而更有效地激励金融机构拓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货业务。

2015 Vol. 1 (6): 74-77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288 )

王钰娜,雷 禹

:O2O模式有助于商业银行在线实现服务入口、增加服务通道、增强“互联网+”服务能力,是我国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我国商业银行引入O2O模式可以带来客户信息选择成本降低、客户享受的优惠活动增多、信息可信度提高等益处,但是也面临着线上和线下尚未达到有效统一、生活服务的应用场景尚处于匮乏状态等制约因素。商业银行引入O2O模式的主要途径是打造移动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直销银行,转型的关键点之一是重视客户价值而非单纯地强调渠道价值,二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金融服务体系,形成O2O模式闭环,而非简单地将线下客户导入线上平台。

2015 Vol. 1 (6): 78-82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305 )

王建红,王宪明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着三大困境:第一,互联网与金融的模式融合困境;第二,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实现普惠金融预期功能的困境;第三,分业监管难以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困境。互联网金融发展陷入困境的根源在于金融“以资本为中心”与互联网“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和原则存在冲突。突破困境的根本方法是树立“以信息为中心”的理念,将互联网金融参与各方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信用信息的获取、传递与交互的软硬件建设上,形成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合力。

2015 Vol. 1 (6): 83-88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301 )

柴珂楠

:因外资准入限制、权益融资不畅、《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规制境外间接上市等原因,“协议控制”(VIE)架构成为国内电信、媒体、科技(TMT)行业的企业赴境外上市的优先选择。监管层一直以来采取选择性监管的态度,在部分法规中限制该架构,但并未明确禁止;而最高人民法院已有判例否决该架构所涉的协议效力。2015年1月商务部发布的《外国投资法》草案对“投资”范围、“控制”标准、外国投资者身份认定、“准入管理”等制度作出革新,将对目前的VIE架构和今后的TMT产业产生重要影响;草案也凸显出一些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与现有的外资法规契合的问题。上述问题均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2015 Vol. 1 (6): 89-98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