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
唐德祥,周雪晴 |
|
|
摘要 :有效需求不足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家庭生产理论建立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模型,基于2007-2013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扩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成灾率的提高对农业保险需求有显著的负影响;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对农民参保的有效需求激励不足,较低的赔付保障水平不利于农民参保积极性的提高。为此,应完善农业政策,激发农业生产活力,促进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良性互动;实施差异化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优化灾后赔付质量和赔付效率;根据不同农业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创新农业保险险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
|
关键词 :
农业政策,
农村金融,
农业保险,
政策性保险,
保险需求
|
|
[1] |
李耀跃. “粮食银行”风险及规制策略[J]. 南方金融, 2018, 1(2): 69-74. |
[2] |
王建华.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制度优化与绩效提升[J]. 南方金融, 2017, 1(5): 90-98. |
[3] |
王去非. 区域金融改革的目标设定与路径选择:基于浙江案例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3): 73-81. |
[4] |
杨兆廷,孟维福. 依托农业价值链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机制、问题及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3): 91-98. |
[5] |
杜晓山,张 睿,王 丹. 执着地服务穷人——格莱珉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 南方金融, 2017, 1(3): 3-13. |
[6] |
姜再勇,魏长江,姚 敏. 政府参与普惠金融发展的动因、方式和边界[J]. 南方金融, 2017, 1(10): 13-17. |
[7] |
蓝 虹,穆争社. 农村互助资金风险防范机制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1): 56-62. |
[8] |
陈 芳. 贫困地区农户融资需求与融资能力——基于有序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7): 57-66. |
[9] |
朱战威. 我国农村信贷市场结构改革:基于SCP范式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7): 67-71. |
[10] |
陈 丹,高 锐. 农地抵押金融风险:政府规制的逻辑及政策取向[J]. 南方金融, 2016, 1(7): 72-77. |
[11] |
展 凯,林石楷,黄伟群. 农业巨灾风险债券化——基于POT模型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5): 85-94. |
[12] |
蓝 虹, 穆争社. 中国农村信用社“去合作化”的成因探究及启示[J]. 南方金融, 2016, 1(4): 65-72. |
[13] |
杨云龙,王 浩,何文虎. 我国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四元结构”理论假说[J]. 南方金融, 2016, 1(11): 73-79. |
[14] |
中国人民银行百色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问题与对策——以广西为例[J]. 南方金融, 2016, 1(11): 80-85. |
[15] |
惠献波.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农户借贷意愿及影响因素[J]. 南方金融, 2016, 1(11): 86-9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