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金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摘要目录

南方金融

2023年 1卷 12期

刊出日期 2023-12-28

李嘉杰,黄新飞,张 弛

新兴市场国家通常采用提高外汇储备规模的方法来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突然逆转或大规模投机,但是这种政策的实施效果会受到企业风险投资行为的削弱。本文基于新兴市场国家数据,分析以新兴市场国家企业为目标的跨国并购和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对外并购对外汇储备政策变化的反应,结果表明:第一,新兴市场国家的跨国并购不仅取决于其外汇储备充足程度,也取决于该国央行对外汇储备的使用意愿。第二,当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调节政策具有逆周期性时,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跨国并购的概率、数量、交易金额亦增加;而当政策的逆周期性不足时,外汇储备规模对跨国并购的影响不再显著。第三,外汇储备充足率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熨平汇率波动两条渠道刺激跨国并购。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我国在保持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同时,还需对企业跨境投资带来的隐性风险进行研判并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进一步完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企业投资风险评估机制,维护国内宏观经济安全稳定。

2023 Vol. 1 (12): 3-18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57 )

陈 雷,谷越峰,李月琪

在美联储连续快速加息的背景下,非储备货币国家面临的国际流动性风险显著上升,如何防范和化解国际流动性风险成为不少国家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将“流动性螺旋”机制引入理论模型以刻画央行的最后贷款人行为,阐述双边货币互换对跨境资本流入“急停”的影响机制,并使用覆盖范围较为广泛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双边货币互换与跨境资本流入“急停”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双边货币互换能够显著降低跨境资本流入“急停”发生的概率,但是这种缓解作用在全球金融风险水平较高的情形下有所减弱;双边货币互换对外商直接投资、债券组合类投资和其他类投资的跨境流入“急停”存在显著影响,对权益组合类投资的影响则不显著。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为了防范国际流动性风险冲击,各国最有效的应对策略是维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并辅之以更加完善的双边货币互换制度安排;我国央行可进一步推动建立和完善与更多非储备货币国家的双边本币互换网络,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为积极应对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维护国际金融稳定提供“中国方案”。

2023 Vol. 1 (12): 19-37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57 )

孙源序,雷 娜,刘晓倩

基于2011-2020年中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对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第二,经济发展效应、就业优化效应和社会保障提升效应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而且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第三,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促进周边地区城乡融合水平的提升。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数字生产力布局,依托数字技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立足各地区发展实际,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完善配套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和区域差距,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积极效应。

2023 Vol. 1 (12): 38-53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59 )

丁 鑫,穆 博,张 洋,穆争社

数字普惠金融平台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具有普惠性、数字性、开放性及服务性等特征。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发展面临以下困境:以封闭型为主,运营效率低下;以单功能为主,多元主体需求未能充分得到满足;信息联动不足,多功能难以发挥;管理杂乱化,运行稳定性受到影响;缺乏制度设计,发展规划有待完善。本文对比研究由地方政府、电商平台、金融科技公司主导运作的若干典型平台案例,归纳有益经验,就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平台服务乡村振兴提出以下建议:构建以金融产品展销平台为核心、以“信用平台+增信平台+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一核心三支撑”式平台架构;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运营模式;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外部监督管理与强化平台内部治理相结合,促进平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2023 Vol. 1 (12): 54-70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59 )

刘 怿

期货市场异常情况处置既需要调和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又要把握好应急状态下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平衡,防范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期货市场的交易特殊性决定了其异常情况的处置方式不可完全照搬证券市场突发性事件的处置机制。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期货交易所赋予了较大的自主处置权,并新增了突发性事件处置规定,但仍存在新旧规定之间衔接不畅和具体处置措施有待细化的问题,造成现行规定对期货交易所处置行为的指引性不足。为此,有必要从期货交易所在异常情况处置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入手,构建更完善的法治框架来规范和约束其处置行为,实现对不同类型异常情况的适当处置。一方面,完善现行异常情况的区分处置规则,明确期货交易所是否介入处置和如何区分处置的适用标准,以此规范异常波动控制机制的系统运行。另一方面,从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两个层面加强对期货交易所处置市场异常情况的必要监督,防止应急状态下的权力越位,减轻异常情况处置的潜在负面影响。

2023 Vol. 1 (12): 71-85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53 )

雷浩然

在数字经济时代,仅提高罚款金额可能会增强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难以实现最优威慑。为此,反垄断罚款制度需要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系统优化,在确保威慑力度的同时提高威慑的透明度。针对如何兼顾反垄断罚款制度威慑性和透明度的问题,可着重从罚款对象和罚款计算方法两个方面着手。在罚款对象方面,可考虑对反垄断语境下“经营者”的概念进行扩张性解释,对个人作为反垄断罚款对象的多重身份进行厘清。在罚款的计算方法方面,遵循确定基础罚款金额、根据从重或从轻因素调整基础罚款金额、检查罚款是否超出最高限额的顺序,对反垄断罚款的计算方法进行重塑。

2023 Vol. 1 (12): 86-98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