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双碳”目标下农业碳汇价值实现的规范逻辑与制度优化 |
胡 锋
(辽宁大学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
|
|
摘要 农业兼具碳排放和碳汇双重属性,既能通过碳减排助力碳达峰,又能借助碳增汇贡献碳中和。深度挖掘农业碳减排潜力并激励农业碳汇产出是实现农业碳中和,进而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加强农业碳汇法治保障,巩固和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并促进农业碳汇价值实现。具言之,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协同立法模式并加强农业碳汇相关立法的内部衔接与协调;采取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行政监管体制,建立农业碳汇交易“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机制;明晰农业碳汇产权归属,从国家制度框架、地方政策体系及具体规则设计三个维度构建农业碳汇市场交易机制;适度发挥司法能动功能,建立农业碳汇司法救济机制;健全农业碳汇生态保护补偿、社会多方参与等配套实施机制。
|
|
关键词 :
碳达峰碳中和,
农业碳汇,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碳汇交易,
碳金融
|
|
[1] |
陈益龙. 我国碳排放权抵押担保模式的制度构建[J]. 南方金融, 2024, 1(4): 65-76. |
[2] |
刘志洋,牛亚楠,徐索菲. 气候风险对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24, 1(3): 20-34. |
[3] |
丁 攀,李 凌,潘秋蓉,常英伟. 环境规制、转型金融与企业碳减排效应[J]. 南方金融, 2023, 1(8): 41-55. |
[4] |
刘铭鑫,徐以祥. 论我国碳市场跨期交易的法律规制[J]. 南方金融, 2023, 1(8): 86-98. |
[5] |
吴婷婷,赵 洁. “双碳”目标下政府补贴政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23, 1(3): 48-65. |
[6] |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转型金融、碳市场调节与高质量增长[J]. 南方金融, 2023, 1(1): 3-22. |
[7] |
李素荣. 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分析——兼论碳排放权与碳排放配额的关系[J]. 南方金融, 2022, 1(3): 91-99. |
[8] |
姜晶晶. 绿色低碳转型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与中央银行政策应对——理论研究进展及评析[J]. 南方金融, 2022, 1(12): 3-15. |
[9] |
安国俊. 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创新路径探讨[J]. 南方金融, 2021, 1(2): 3-12. |
[10] |
张叶东. “双碳”目标背景下碳金融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J]. 南方金融, 2021, 1(11): 65-74. |
[11] |
李 冬.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碳交易特征及运作机制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3): 61-7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