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碳排放权抵押担保模式的制度构建 |
陈益龙
(湖南工商大学,长沙 410205) |
|
|
摘要 尽管目前关于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暂无定论,但学界和实务部门均肯定碳排放权作为担保财产的适格性,只是就碳排放权的担保方式选择存有争议,以致形成了不同的碳排放权担保制度构建进路。对此,应立足于碳排放权属性特征与现行法律体系进行碳排放权担保制度的规范性构建。在担保方式的选择上,关于碳排放权质押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观点并不充分,而碳排放权抵押兼具合法性与合理性,故宜以抵押作为碳排放权担保制度构建的出发点;在具体制度构建上,鉴于碳排放权的公私双重法律属性,宜采取公私合治的方式,一方面规范、统一碳排放权抵押的设立方式、实现路径,并推行配套激励措施,为碳排放权抵押扫平交易障碍,另一方面建立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机制,以实现碳排放权抵押交易中私益和公益的平衡。
|
|
关键词 :
碳达峰碳中和,
碳金融,
碳排放权,
抵押权,
公私合治
|
|
[1] |
刘志洋,牛亚楠,徐索菲. 气候风险对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24, 1(3): 20-34. |
[2] |
胡 锋. “双碳”目标下农业碳汇价值实现的规范逻辑与制度优化[J]. 南方金融, 2024, 1(3): 87-98. |
[3] |
丁 攀,李 凌,潘秋蓉,常英伟. 环境规制、转型金融与企业碳减排效应[J]. 南方金融, 2023, 1(8): 41-55. |
[4] |
刘铭鑫,徐以祥. 论我国碳市场跨期交易的法律规制[J]. 南方金融, 2023, 1(8): 86-98. |
[5] |
吴婷婷,赵 洁. “双碳”目标下政府补贴政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23, 1(3): 48-65. |
[6] |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转型金融、碳市场调节与高质量增长[J]. 南方金融, 2023, 1(1): 3-22. |
[7] |
李素荣. 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分析——兼论碳排放权与碳排放配额的关系[J]. 南方金融, 2022, 1(3): 91-99. |
[8] |
姜晶晶. 绿色低碳转型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与中央银行政策应对——理论研究进展及评析[J]. 南方金融, 2022, 1(12): 3-15. |
[9] |
安国俊. 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创新路径探讨[J]. 南方金融, 2021, 1(2): 3-12. |
[10] |
张叶东. “双碳”目标背景下碳金融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J]. 南方金融, 2021, 1(11): 65-74. |
[11] |
魏 琦,李东亮. 基于碳交易的房地产企业与购房者双赢机制设计[J]. 南方金融, 2019, 1(2): 21-30. |
[12] |
李 冬.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碳交易特征及运作机制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3): 61-70. |
[13] |
詹小颖.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制度创新[J]. 南方金融, 2017, 1(12): 69-7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