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金融机构数据的类型化及权责配置 |
高 奇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033;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北京 100032) |
|
|
摘要 金融机构数据既有一般性特征,又包含一定的特有属性,具备研究价值。其加工程度、权利主体和社会功能的多样性,推动了类型化的发展。原有重保护、轻赋权的单维配置规则无法覆盖金融机构数据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各方享有的合法权利,因此,有必要以加工程度、权利主体与社会功能作为类型化的分类依据,并构建相应的产权配置制度安排。在具体权责设定上,可依据加工程度不同,分别赋予金融机构资源持有权、加工使用权或产品经营权;依据权利主体不同,可建立数据处理者与来源者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依据社会功能不同,确定金融机构需履行的强制性义务。
|
|
关键词 :
数据资产,
数据产权,
金融数据,
数据类型化,
数字金融,
数字经济
|
|
[1] |
刘 锋,张桃霖,黄 苹. 数字普惠金融改善了收入不平等吗?——基于技能劳动者非农就业转移的视角[J]. 南方金融, 2024, 1(6): 3-17. |
[2] |
杨鑫垚,叶家硕,李 杰,胡瑜洁. 数字普惠金融何以赋能乡村振兴?——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J]. 南方金融, 2024, 1(6): 18-31. |
[3] |
郭雪娇,高天书. 数据跨境流动: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 南方金融, 2024, 1(6): 78-88. |
[4] |
李希梁. 人工智能赋能反垄断监管的理据与实现[J]. 南方金融, 2024, 1(6): 89-100. |
[5] |
朱俊达. 金融机构数据治理监管:问题探究、理论回应与模式创新[J]. 南方金融, 2024, 1(5): 87-99. |
[6] |
陈一洪. 商业银行数据治理:体系框架与实施路径[J]. 南方金融, 2024, 1(4): 89-99. |
[7] |
展 凯, 吴金迅,刘 倩,米运生. 数字金融素养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基于2021年CHFS-SCAU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24, 1(3): 3-19. |
[8] |
徐章星,刘 滨,李祎雯. 数字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信贷配给:基于贷款技术视角[J]. 南方金融, 2024, 1(2): 40-55. |
[9] |
王 龑. 外部“替代性”数字金融与城市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基于互联网平台发展的视角[J]. 南方金融, 2024, 1(2): 71-88. |
[10] |
欧阳文杰,陆岷峰. 大型银行业务下沉背景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困境与出路[J]. 南方金融, 2024, 1(2): 89-100. |
[11] |
陶爱萍,李英霄. 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企业“脱虚向实”?[J]. 南方金融, 2024, 1(1): 22-36. |
[12] |
罗双成. 数字经济、要素配置效应与产业升级[J]. 南方金融, 2024, 1(1): 37-49. |
[13] |
刘岳平,文余源. 数字人民币赋能乡村振兴:理论机制与现实进路[J]. 南方金融, 2023, 1(9): 3-14. |
[14] |
孙鸽平,刘芳芳. 数据跨境流通的三重阻滞:表现形式、原因分析与破解对策[J]. 南方金融, 2023, 1(9): 86-98. |
[15] |
孙献贞. 数字化转型、政府补助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3, 1(7): 3-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