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SG信息披露与股价特质信息含量:沟通抑或掩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
陈泽艺1,李常青2,查大鑫3
(1.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2.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3.申万宏源证券深圳分公司,广东 深圳 518038) |
|
|
摘要 基于沟通效应与掩饰效应理论,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信息披露对股价特质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ESG信息披露降低了股价特质信息含量,支持掩饰效应;ESG信息披露没有提供增量特质信息,无法实现沟通效应。第二,对于掩饰动机强、盈利波动大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对股价特质信息含量的削减作用更为明显;管理层主要采取策略性地多披露行业层面信息而少披露公司特质信息作为掩饰手段。第三,参照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标准、主动披露公司在ESG方面存在的不足或聘请第三方机构鉴证ESG报告,可以缓解ESG信息披露对股价特质信息含量的负向影响;分析师和媒体关注可以抑制ESG信息披露的掩饰效应,降低其对股价特质信息含量的影响。上述结论带来的政策启示:要加快建立统一的ESG信息披露规范,推动上市公司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充分发挥分析师和媒体的外部治理和信息中介作用,以此促进我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
|
关键词 :
资本市场,
绿色金融,
ESG信息披露,
沟通效应,
掩饰效应,
股价非同步性
|
|
[1] |
欧阳红兵,赵 玥,刘晓军. 基金网络团体如何影响分析师预测?——来自合谋视角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4, 1(7): 84-100. |
[2] |
景国文. 绿色金融改革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机理与效果评估[J]. 南方金融, 2024, 1(4): 35-48. |
[3] |
李亚超,罗 昆,王玉法.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询函与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基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J]. 南方金融, 2024, 1(1): 68-82. |
[4] |
丁 攀,李 凌,潘秋蓉,常英伟. 环境规制、转型金融与企业碳减排效应[J]. 南方金融, 2023, 1(8): 41-55. |
[5] |
王江寒,钟海燕.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政策与企业环保投资——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3, 1(8): 56-72. |
[6] |
陆 瑶. 金融机构ESG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研究[J]. 南方金融, 2023, 1(8): 73-85. |
[7] |
马正宇,宋玉娟. 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理论阐释[J]. 南方金融, 2023, 1(3): 19-36. |
[8] |
王宏涛,马 妍,王一鸣,曹文成. 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与银行企业价值——基于绿色金融视角[J]. 南方金融, 2023, 1(2): 21-35. |
[9] |
何建梅,罗党论,黄俊钦. 上市“预科班”有用吗?——来自新三板转板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3, 1(2): 36-48. |
[10] |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转型金融、碳市场调节与高质量增长[J]. 南方金融, 2023, 1(1): 3-22. |
[11] |
何 莎. 绿色低碳转型会引发通货膨胀吗?——基于DSGE的反事实模拟研究[J]. 南方金融, 2022, 1(9): 3-19. |
[12] |
许文静,孔藤藤. 交易所问询监管与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直接影响与溢出效应[J]. 南方金融, 2022, 1(6): 55-67. |
[13] |
郭文伟,黄子聪,何 洁. 房价泡沫与金融风险:相互促进或此消彼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22, 1(5): 3-17. |
[14] |
毕 茜,邓 玲. 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J]. 南方金融, 2022, 1(5): 18-32. |
[15] |
张 文,陈志峰.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保障制度: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 南方金融, 2022, 1(5): 70-7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