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 |
毕 茜,邓 玲 |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
|
|
摘要 :推动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2015-2019 年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2018年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开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通知》,构造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有效地促进了重污染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其作用路径在于提高了企业研发强度和环境合规成本。第二,企业内部高管环保经历与外部政府环保补助能够进一步强化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政策效果。第三,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在代理成本低和地区市场化水平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第四,相较于合规性的绿色信贷指引,锦标赛式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能更加有效地发挥绿色创新激励效应。充分发挥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还需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制度体系,强化对企业的激励约束;推动商业银行积极落实绿色信贷政策,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推动企业以绿色创新为导向,实现绿色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
|
关键词 :
绿色金融,
信贷政策,
绿色信贷,
企业创新,
双碳目标
|
|
[1] |
李体欣,倪志兴,许瑞琦.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门槛效应[J]. 南方金融, 2022, 1(5): 59-69. |
[2] |
张 文,陈志峰.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保障制度: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 南方金融, 2022, 1(5): 70-78. |
[3] |
蓝 天. 绿色转型风险、金融摩擦与最优政策选择[J]. 南方金融, 2022, 1(4): 14-29. |
[4] |
李素荣. 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分析——兼论碳排放权与碳排放配额的关系[J]. 南方金融, 2022, 1(3): 91-99. |
[5] |
安国俊,陈泽南,梅德文. “双碳”目标下气候投融资最优路径探讨[J]. 南方金融, 2022, 1(2): 3-17. |
[6] |
申明浩,谭伟杰,陈钊泳.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2, 1(2): 30-44. |
[7] |
缪陆军,陈 静,范天正,吕雁琴. 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J]. 南方金融, 2022, 1(2): 45-57. |
[8] |
罗党论,杨文慧,黄依梅. 企业家科研禀赋与企业金融化[J]. 南方金融, 2022, 1(2): 58-71. |
[9] |
陶娅娜,袁 佳. 生物多样性下降对产业链安全及金融稳定的影响与启示[J]. 南方金融, 2022, 1(2): 72-78. |
[10] |
郭希宇. 绿色金融助推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机制与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22, 1(1): 52-67. |
[11] |
胡玉凤,丁友强,陈晓燕. 低碳规制工具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化影响——基于中国省域和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2, 1(1): 68-78. |
[12] |
陈振权,李大伟,吴 非. 科技金融政策、企业生命周期与数字化技术应用——基于“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J]. 南方金融, 2021, 1(9): 3-19. |
[13] |
汪克亮,赵 斌. “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金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J]. 南方金融, 2021, 1(9): 20-31. |
[14] |
于孝建,詹爱娟. 基于碳税冲击的我国商业银行气候转型风险压力测试分析[J]. 南方金融, 2021, 1(6): 20-33. |
[15] |
王新红,饶书源. 集团化经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J]. 南方金融, 2021, 1(6): 49-5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