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门槛效应 |
李体欣1,倪志兴2,许瑞琦3 |
(1.昆明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2.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3.云南中烟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
|
|
摘要 :本文基于2003-2016年我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适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助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当集聚水平超过一定阈值之后,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反而会降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二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改善劳动力与资本错配的渠道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三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市场化与城市规模的门槛效应,市场化水平越高、城市规模越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促进效应愈加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应进一步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适度集聚,充分发挥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同时优化创新环境,加强区域间人才、知识、技术交流合作,健全市场要素流动体制机制。
|
|
关键词 :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集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企业创新
|
|
[1] |
毕 茜,邓 玲. 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J]. 南方金融, 2022, 1(5): 18-32. |
[2] |
申明浩,谭伟杰,陈钊泳.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2, 1(2): 30-44. |
[3] |
罗党论,杨文慧,黄依梅. 企业家科研禀赋与企业金融化[J]. 南方金融, 2022, 1(2): 58-71. |
[4] |
陈振权,李大伟,吴 非. 科技金融政策、企业生命周期与数字化技术应用——基于“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J]. 南方金融, 2021, 1(9): 3-19. |
[5] |
王新红,饶书源. 集团化经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J]. 南方金融, 2021, 1(6): 49-58. |
[6] |
徐斯旸,何 强,李华民. 企业杠杆的创新驱动效应:生命周期视角与异质性检验[J]. 南方金融, 2021, 1(5): 8-19. |
[7] |
惠献波.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1, 1(5): 20-31. |
[8] |
夏思颖. 政府投资基金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效果研究[J]. 南方金融, 2021, 1(4): 45-55. |
[9] |
丁 攀,金为华,陈 楠. 绿色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可持续增长[J]. 南方金融, 2021, 1(2): 13-24. |
[10] |
卫 力,马志强. 技术并购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并购方知识吸收能力视角[J]. 南方金融, 2021, 1(2): 67-78. |
[11] |
杨亚平,赵昊华. 金融投资行为、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J]. 南方金融, 2021, 1(12): 18-33. |
[12] |
郎香香,张朦朦,王佳宁. 数字普惠金融、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创新——基于新三板企业数据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21, 1(11): 13-25. |
[13] |
张晓琳,王鹤洁,翟淑萍. 员工薪酬粘性有利于改善企业创新绩效吗?[J]. 南方金融, 2020, 1(7): 34-44. |
[14] |
韩庆潇. 财税支持、公司治理与创新绩效——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穿透性”视角[J]. 南方金融, 2020, 1(1): 37-47. |
[15] |
房胜飞,徐秋艳,马琳琳. 金融集聚的溢出效应及空间异质性——基于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1): 23-3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