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市“预科班”有用吗?——来自新三板转板的经验证据 |
何建梅1,罗党论2,黄俊钦2 |
(1.广东白云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2.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
|
|
摘要 :新三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提高挂牌及上市企业质量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以2014—2021年期间在A股首次公开募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把有新三板挂牌经历的公司作为“预科班”企业,比较研究“预科班”企业与非“预科班”企业在首次公开募股上市后的表现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预科班”企业上市首日公开募股溢价显著高于非“预科班”企业,平均差距达43个百分点;第二,“预科班”企业上市一年后的业绩优于非“预科班”企业,非“预科班”企业在公开募股上市后业绩整体出现下滑,但“预科班”企业业绩则相对保持稳定;第三,“预科班”企业上市后财务稳健性要强于非“预科班”企业。上述研究结果证实了在新三板挂牌的“预科班”经历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为此,应进一步发挥好新三板作为企业上市“预科班”的功能,加强新三板市场的机制建设,畅通新三板与主板之间的转板通道。
|
|
关键词 :
多层次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
新三板,
转板上市,
首次公开募股
|
|
[1] |
朱翔宇. 双层股权结构上市的潜在风险及其规制[J]. 南方金融, 2022, 1(3): 77-90. |
[2] |
帅正华. 中国上市公司ESG表现与资本市场稳定[J]. 南方金融, 2022, 1(10): 47-62. |
[3] |
王新红,饶书源. 集团化经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J]. 南方金融, 2021, 1(6): 49-58. |
[4] |
李苗苗. 双层股权结构日落条款的适用困境与优化对策[J]. 南方金融, 2021, 1(5): 68-78. |
[5] |
陈泽艺,李常青,成佳璟. 股权质押与审计意见购买[J]. 南方金融, 2021, 1(3): 38-51. |
[6] |
郎香香,张朦朦,王佳宁. 数字普惠金融、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创新——基于新三板企业数据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21, 1(11): 13-25. |
[7] |
岳殿民,李雅欣. 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声誉、法律环境与企业违规行为[J]. 南方金融, 2020, 1(2): 22-31. |
[8] |
潘圆圆. 美国针对中概股的政策选项和潜在影响[J]. 南方金融, 2020, 1(11): 46-53. |
[9] |
苏武俊,晏 青. 债务融资成本、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10): 13-27. |
[10] |
赵立彬,傅祥斐,李 莹,赵 妍. 交易所问询函能识别公司内控风险吗?——基于年报问询函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0, 1(10): 40-51. |
[11] |
罗党论, 苟峻彬,唐 芳. 上市管制背景下新三板企业的转板效应[J]. 南方金融, 2019, 1(8): 40-49. |
[12] |
司晓红,金 钰. 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及再融资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8, 1(3): 33-41. |
[13] |
欧阳卫民.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动能作用 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J]. 南方金融, 2018, 1(12): 3-10. |
[14] |
沈俊森. 新三板信息披露的制度困境及破解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6): 90-98. |
[15] |
李 冀,杨忠孝. 政府干预在证券市场强制信息披露中的边界[J]. 南方金融, 2017, 1(2): 49-5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