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针对中概股的政策选项和潜在影响 |
潘圆圆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北京 100732) |
|
|
摘要 :近年来,美国有关部门多次警示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存在一定风险,如披露不充分、会计欺诈、腐败问题、私有化价格偏低、注册地监管标准宽松等,这些风险可能是未来美方对中概股发难的起点。未来美国有关部门可能采取不同的政策选项:一是在中美证券监管合作中更迫切地提出介入要求,并将其作为施压手段和谈判筹码;二是美国监管当局向中概股提出公平披露或增加披露的要求;三是美国可能增加对中概股的限制。为了应对美国对赴美上市中概股可能采取的措施,中国应推动中美双方进一步加强监管合作,同时应坚持“等价监管”的立场,还应进一步完善内地资本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
|
关键词 :
中概股,
海外上市,
监管合作,
协议控股,
上市公司
|
|
[1] |
岳殿民,李雅欣. 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声誉、法律环境与企业违规行为[J]. 南方金融, 2020, 1(2): 22-31. |
[2] |
姜立文,杨克慧. 中概股跨国监管的法律冲突与协调[J]. 南方金融, 2020, 1(11): 38-45. |
[3] |
苏武俊,晏 青. 债务融资成本、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10): 13-27. |
[4] |
赵立彬,傅祥斐,李 莹,赵 妍. 交易所问询函能识别公司内控风险吗?——基于年报问询函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0, 1(10): 40-51. |
[5] |
吴学敏,黄正一. 论存托凭证机制下的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J]. 南方金融, 2019, 1(11): 53-60. |
[6] |
司晓红,金 钰. 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及再融资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8, 1(3): 33-41. |
[7] |
欧阳卫民.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动能作用 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J]. 南方金融, 2018, 1(12): 3-10. |
[8] |
李 冀,杨忠孝. 政府干预在证券市场强制信息披露中的边界[J]. 南方金融, 2017, 1(2): 49-56. |
[9] |
程海燕,易荣华. 为什么中国内地企业主动从海外资本市场退市?[J]. 南方金融, 2017, 1(1): 47-55. |
[10] |
叶颖刚,陈晓飞. 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投资特点、风险与应对[J]. 南方金融, 2016, 1(3): 57-64. |
[11] |
高 榴. 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特点、问题及改进对策[J]. 南方金融, 2016, 1(11): 60-65. |
[12] |
李文华. 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问题探析[J]. 南方金融, 2015, 1(5): 59-68. |
[13] |
张向丽,杨瑞杰. 外部审计能否抑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例[J]. 南方金融, 2015, 1(12): 60-66. |
[14] |
岑 维,童娜琼. A股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用途披露与IPO抑价[J]. 南方金融, 2015, 1(10): 52-6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