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金网络团体如何影响分析师预测?——来自合谋视角的经验证据 |
欧阳红兵,赵 玥,刘晓军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
|
|
摘要 从机构投资者行为的视角出发,以2009-2020年间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持仓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基金持仓详细信息构建关联网络,基于网络社区发现Louvain算法识别出其中的团体并对基金的抱团行为进行刻画,实证检验基金网络团体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以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基金团体持股比例越高,分析师预测偏差和乐观程度便越大。第二,分析师和基金经理存在合谋现象,促使分析师发布更加乐观的预测;基金网络团体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恶化了信息环境,进而令分析师预测偏差和乐观程度上升。第三,在信息环境较差和外部审计监督压力不足的情况下,基金网络团体持股对分析师乐观预测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以上结论带来的启示:要完善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行为监管机制,稳定市场预期,加强风险防范;强化分析师行业监管和自律,抑制分析师与基金经理合谋的动机。
|
|
关键词 :
资本市场,
公募基金,
基金网络团体,
分析师预测,
预测偏差
|
|
[1] |
陈泽艺,李常青,查大鑫. ESG信息披露与股价特质信息含量:沟通抑或掩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 南方金融, 2024, 1(6): 52-66. |
[2] |
李亚超,罗 昆,王玉法.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询函与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基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J]. 南方金融, 2024, 1(1): 68-82. |
[3] |
何建梅,罗党论,黄俊钦. 上市“预科班”有用吗?——来自新三板转板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3, 1(2): 36-48. |
[4] |
许文静,孔藤藤. 交易所问询监管与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直接影响与溢出效应[J]. 南方金融, 2022, 1(6): 55-67. |
[5] |
郭文伟,黄子聪,何 洁. 房价泡沫与金融风险:相互促进或此消彼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22, 1(5): 3-17. |
[6] |
金鹏伟. 注册制下中日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比较与启示[J]. 南方金融, 2022, 1(2): 88-99. |
[7] |
帅正华. 中国上市公司ESG表现与资本市场稳定[J]. 南方金融, 2022, 1(10): 47-62. |
[8] |
张 浩,陶伦琛.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会提升市场信息效率吗?——基于境外投资者视角[J]. 南方金融, 2021, 1(11): 51-64. |
[9] |
张 磊. 考虑投资者情绪的期权价格隐含信息对波动率预测效果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3): 50-64. |
[10] |
刘 鹏. 程序化交易的监管场域变化及规范化治理[J]. 南方金融, 2019, 1(8): 13-19. |
[11] |
唐 棠,张自力,赵学军. “与众不同”的价值:中国公募基金家族反羊群行为与投资能力的关系[J]. 南方金融, 2019, 1(8): 28-39. |
[12] |
周爱民,王 超. 基金经理、分析师策略性行为与声誉机制[J]. 南方金融, 2019, 1(5): 50-64. |
[13] |
王运通. 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不足与改进建议——基于美国经验的比较分析[J]. 南方金融, 2019, 1(5): 65-72. |
[14] |
吴寅恺,陈清萍. 机构投资者预期差异性程度对其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9, 1(4): 49-56. |
[15] |
姜永宏,穆金旗,赵婷婷. 大股东交易与中国A股市场股价暴涨暴跌风险[J]. 南方金融, 2019, 1(2): 3-1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