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字资本逻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资本“一般性”与数字“特异性”联姻为视角 |
张百合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
|
|
摘要 马克思经典理论当中的资本“一般”与“特殊”研究方法,是分析数字资本属性与特殊形态的科学框架。数字资本具有传统资本的增殖性、运动性、竞争性和风险性,且其运作过程仍符合马克思的资本生产过程理论。数字技术的科技革命是数字资本“特殊性”出现的根本原因。数字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分配以及劳动方面具有过去资本形态所不具备的一些新特征:在剩余价值生产方面,数字资本引发剩余价值生产的形式变革,形塑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关系的新逻辑,促进形成社会大生产的新形式;在剩余价值分配方面,数字资本在分配过程中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隐蔽性,分配逻辑催生了其他资本无法孵化的新产业并进一步加剧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矛盾;在数字劳动方面,数字资本导致劳动者主体地位日益丧失,造成“泛娱乐化”的隐蔽剥削,加剧数字鸿沟对人的片面化。结合数字资本的双重特征,要强调数字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共有属性;顺应生产关系变革趋势,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和运行规则,以抑制数字资本的负面效应,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和劳动解放。
|
|
关键词 :
数字资本,
数字经济,
数字劳动,
数字鸿沟,
数字金融
|
|
[1] |
赵潇萌. 企业破产程序中个人数据资产的处置[J]. 南方金融, 2024, 1(9): 89-99. |
[2] |
赵燕萍,汪腰强. 数字权利约束平台算法权力的理论证成与优化路径[J]. 南方金融, 2024, 1(8): 51-60. |
[3] |
梅贻哲,董新义. 个人数据信托的方案建构:基于利益平衡的数据治理[J]. 南方金融, 2024, 1(8): 61-73. |
[4] |
赵 畅. 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理据、困境及出路[J]. 南方金融, 2024, 1(8): 74-86. |
[5] |
刘 锋,张桃霖,黄 苹. 数字普惠金融改善了收入不平等吗?——基于技能劳动者非农就业转移的视角[J]. 南方金融, 2024, 1(6): 3-17. |
[6] |
杨鑫垚,叶家硕,李 杰,胡瑜洁. 数字普惠金融何以赋能乡村振兴?——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J]. 南方金融, 2024, 1(6): 18-31. |
[7] |
高 奇. 论金融机构数据的类型化及权责配置[J]. 南方金融, 2024, 1(6): 67-77. |
[8] |
郭雪娇,高天书. 数据跨境流动: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 南方金融, 2024, 1(6): 78-88. |
[9] |
李希梁. 人工智能赋能反垄断监管的理据与实现[J]. 南方金融, 2024, 1(6): 89-100. |
[10] |
展 凯, 吴金迅,刘 倩,米运生. 数字金融素养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基于2021年CHFS-SCAU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24, 1(3): 3-19. |
[11] |
徐章星,刘 滨,李祎雯. 数字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信贷配给:基于贷款技术视角[J]. 南方金融, 2024, 1(2): 40-55. |
[12] |
王 龑. 外部“替代性”数字金融与城市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基于互联网平台发展的视角[J]. 南方金融, 2024, 1(2): 71-88. |
[13] |
欧阳文杰,陆岷峰. 大型银行业务下沉背景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困境与出路[J]. 南方金融, 2024, 1(2): 89-100. |
[14] |
李鹏鸽. 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吗?——兼论马克思经济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力[J]. 南方金融, 2024, 1(10): 3-15. |
[15] |
冯明昱. 数据安全风险治理:保险机制介入的范式设想[J]. 南方金融, 2024, 1(10): 74-8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