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保基金持股能够抑制实体企业脱实向虚吗? |
李子斌1,2,黄春忠3,庄明明4
(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2. 广东省广晟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3;
3.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广东 广州 510623;
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
|
|
摘要 以2007-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社保基金持股对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社保基金持股能够有效降低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程度,并且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呈替代关系,即在未获得产业政策扶持的企业中作用更为明显;第二,社保基金持股主要通过抑制管理层短视、促进企业更好利用实业投资机会、削弱企业实体中介动机三方面抑制企业“脱实向虚”倾向;第三,社保基金持股能够推动企业加大长期资本投资、人力和组织资本投资,同时显著提升企业价值。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在推动实体企业“脱虚返实”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社保基金等长期资本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关键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投资力度;发挥社保基金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的优势,抑制企业管理层的短视行为;监测评估社保基金持股对推动实体企业“脱虚返实”的效果,及时调整有关政策;协调国家产业政策与社保基金投资政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实体经济稳定。
|
|
关键词 :
社会保障基金,
实体经济,
耐心资本,
脱虚返实,
产业政策
|
|
[1] |
孟祥瑜,谢获宝,邹梦婷. 政府引导基金提升被投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了吗?——基于要素投入产出效率视角的检验[J]. 南方金融, 2024, 1(11): 3-18. |
[2] |
冉 渝,盛 建. 信贷政策“前期帮扶”能否促进企业创新[J]. 南方金融, 2023, 1(7): 29-41. |
[3] |
刘守俊,蔡 敏.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20, 1(4): 16-26. |
[4] |
韩庆潇. 财税支持、公司治理与创新绩效——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穿透性”视角[J]. 南方金融, 2020, 1(1): 37-47. |
[5] |
李枚娜. 政府投资基金的规范发展及守正创新[J]. 南方金融, 2020, 1(1): 76-82. |
[6] |
栾天虹,袁亚冬. 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与资本性投资[J]. 南方金融, 2019, 1(4): 28-36. |
[7] |
陈如斌,田秋生. 融资结构与资本配置效率——基于1992-2014年中国工业和建筑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7): 25-31. |
[8] |
王成进. 虚拟经济再认识:基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分析范式[J]. 南方金融, 2016, 1(6): 26-31. |
[9] |
凌士显. 社保基金持股:价值选择还是价值创造——基于持股异质性视角[J]. 南方金融, 2016, 1(10): 53-60. |
[10] |
王有鑫,赵雅婧. 全球股市脱离经济基本面:成因、风险与应对——兼论对中国的启示[J]. 南方金融, 2015, 1(8): 32-40. |
[11] |
陆岷峰,李振国,王婷婷. 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基于货币循环流模型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5, 1(7): 4-12. |
[12] |
马 理,古振江.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与股市大涨之谜[J]. 南方金融, 2015, 1(11): 88-9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