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基于41家商业银行2003-2015年的数据 |
周正清 |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上海 200020) |
|
|
摘要 :非利息收入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基于我国41家商业银行2003-2015年数据,对非利息收入整体、主要组成部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银行规模、净利差、直接融资比重与非利息收入正相关,而经营管理能力、资本充足率、综合化经营与非利息收入负相关;第二,银行规模、经营管理能力、直接融资等因素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净收益等非利息收入不同组成部分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第三,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银行业经营程度管理能力与非利息收入的关系从显著正相关转变为显著负相关,商业银行开始更为审慎地评估非利息业务的本质和风险。
|
|
关键词 :
商业银行,
综合化经营,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金融科技
|
|
[1] |
鄂春林. 互联网金融资产管理:业务模式与发展路径[J]. 南方金融, 2016, 1(8): 9-15. |
[2] |
王伟涛,董雅洁. 收入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2007-2015年我国45家银行的面板数据[J]. 南方金融, 2016, 1(8): 33-42. |
[3] |
程 华,杨云志,曾令涛. 运用大数据挖掘传统银行业务价值:美国第一资本金融集团案例[J]. 南方金融, 2016, 1(8): 3-8. |
[4] |
郑 超. 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的运作模式及发展策略[J]. 南方金融, 2016, 1(6): 20-25. |
[5] |
张 惠. 论银行业分类监管机制重构[J]. 南方金融, 2016, 1(6): 75-80. |
[6] |
梁家全.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异化与规制:基于监管套利的视角[J]. 南方金融, 2016, 1(3): 48-56. |
[7] |
韩 民,高戌煦. 产融结合型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J]. 南方金融, 2016, 1(3): 87-93. |
[8] |
荆中博,杨海珍,杨晓光.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涵义、度量及影响因素——基于1996-2014年的数据[J]. 南方金融, 2016, 1(2): 39-46. |
[9] |
李 宁,韦颜秋,王梦楠. “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拓展长尾市场的探讨[J]. 南方金融, 2016, 1(12): 92-96. |
[10] |
侯 翔,曾 力.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J]. 南方金融, 2016, 1(10): 38-44. |
[11] |
姜 洋. 经济新常态与商业银行融资服务模式创新[J]. 南方金融, 2016, 1(1): 14-19. |
[12] |
黄 锐,黄 剑. 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绩效吗?——基于98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J]. 南方金融, 2016, 1(1): 55-6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