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的利益联结及激励相容机制研究——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视角 |
蔺 鹏,孟娜娜,周艳海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培训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21) |
|
|
摘要 :投贷联动业务作为一种跨市场、跨机构、跨期限的综合性金融创新,涉及到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科技型企业、政府部门等多方参与主体。在投贷联动的开展过程中,参与主体之间的激励相容机制,尤其是投贷双方如何在职责清晰和权责明确的基础上开展有效协作和有机联动,是影响投贷联动融资效率和实际效果的关键。本文基于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互动作用机理,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对投贷联动两类模式的激励相容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创新项目总效用最大化时,可以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调整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努力效率,并通过建立市场化的科技信贷利率定价机制、确定合理的风险投资机构股权收益比例,实现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三类参与主体各自效用的最大化。
|
|
关键词 :
投贷联动,
风险投资,
科技金融,
激励相容,
委托代理模型
|
|
[1] |
刘 刚,袁红展,张友泽. 平权结构模式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申请的博弈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7): 82-90. |
[2] |
郭红兵,苏国强. 从产业链金融到科技链金融——论科技链金融的概念、模式和意义[J]. 南方金融, 2017, 1(5): 10-17. |
[3] |
吴圣金,乔旭东,张双文,黄彦川.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创投行业的影响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4): 40-48. |
[4] |
张 婷,肖 晶.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践、障碍与机制优化[J]. 南方金融, 2017, 1(2): 86-90. |
[5] |
郑 超. 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的运作模式及发展策略[J]. 南方金融, 2016, 1(6): 20-25. |
[6] |
刘胜军. 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融资还是融智?[J]. 南方金融, 2016, 1(4): 39-47. |
[7] |
张炎涛. 匈牙利结构性货币政策:内容、效果及启示[J]. 南方金融, 2016, 1(1): 72-79. |
[8] |
喻青松, 舒建玲. 融资结构、政府补助与公司研发投入——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6, 1(1): 89-9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