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融产品干预的理论基础、国际实践与启示 |
刘丹丹 |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天津 300040) |
|
|
摘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监管部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理念,并且开展了大量的监管实践。从效果来看,金融产品干预不但没有损害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权,而且还适度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了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金融产品干预的运行框架,从监管权力配置来看,主要通过颁布和修订法律、发布监管指引等方式,明确赋予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干预的权力;从监管对象来看,由金融机构扩大到直接责任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从监管范围来看,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延伸到金融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监管措施来看,对金融产品干预所采取的行为监管手段较为灵活多样。为加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金融产品干预的经验,加快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进程,明确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权限及职责;明确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条件与基本原则,平衡好金融产品干预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金融产品质量审查、监测、分析体系,确保金融产品干预机制规范、有效运行;赋予金融监管部门更加灵活的行为监管手段,加强金融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监管。
|
|
关键词 :
金融监管,
行为监管,
金融产品干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
[1] |
王景武. 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广东金融强省建设[J]. 南方金融, 2017, 1(9): 3-9. |
[2] |
倪淑慧,胡海峰. 美国大公司欺诈事件探析——以富国银行丑闻为例[J]. 南方金融, 2017, 1(6): 65-72. |
[3] |
蔺 鹏, 孟娜娜. 商业银行交叉金融创新的风险防控与监管策略——基于“穿透式”监管视角[J]. 南方金融, 2017, 1(6): 10-16. |
[4] |
王怀勇,邓若翰.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制度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11): 77-83. |
[5] |
蔺 鹏,孟娜娜,马丽斌. 监管科技的数据逻辑、技术应用及发展路径[J]. 南方金融, 2017, 1(10): 59-65. |
[6] |
张 郁.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穿透式监管:本质、难点及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10): 66-73. |
[7] |
陆岷峰,沈黎怡. 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缺陷与优化[J]. 南方金融, 2017, 1(1): 98-103. |
[8] |
蓝 虹,穆争社.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新理念、新方法、新趋势[J]. 南方金融, 2016, 1(9): 69-76. |
[9] |
李长卿. 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设计及监管策略选择[J]. 南方金融, 2016, 1(8): 92-97. |
[10] |
李 达,陈 颖,刘 通,刘 波,孙寅浩.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基于新标准法、收入法和信度方法的测算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8): 82-91. |
[11] |
张 惠. 论银行业分类监管机制重构[J]. 南方金融, 2016, 1(6): 75-80. |
[12] |
陆岷峰,虞鹏飞. “十三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内涵[J]. 南方金融, 2016, 1(4): 6-14. |
[13] |
夏伟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金融消费领域的适用[J]. 南方金融, 2016, 1(4): 87-93. |
[14] |
王傲森. 我国房地产众筹的法律规范:法理基础、域外经验与现实选择[J]. 南方金融, 2016, 1(4): 94-101. |
[15] |
梁家全.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异化与规制:基于监管套利的视角[J]. 南方金融, 2016, 1(3): 48-5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