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更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关问题的思考 |
周诚君 |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 100033) |
|
|
摘要 :高质量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味着下一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仍然要坚持高水平开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布局生产。传统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形成的基本依据是全球化、WTO规则和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但近年来这些因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加上数字经济、环境和气候变化等新因素,对我国企业进一步深化参与全球分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将产生深远影响。金融可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投资贸易规则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以及经济社会绿色和数字化转型。尤其需要强调本币主导、本币优先,在中国企业对外产业转移过程中优先使用人民币,为供应链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价值链跃迁提供更好的保障、支持和服务。在这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多方面优势条件,可率先实施。
|
|
关键词 :
高质量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人民币国际化,
粤港澳大湾区
|
|
[1] |
雷 曜,陈一稀. 香港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现状与展望[J]. 南方金融, 2021, 1(1): 3-9. |
[2] |
林耿华,王 遥,金苗根,李 力,谢 晟.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绿色票据实施路径创新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8): 60-70. |
[3] |
马 楠. 粤港澳大湾区监管沙盒建设的相关问题与构建思路[J]. 南方金融, 2020, 1(7): 3-12. |
[4] |
王 旭,贾媛馨. 数字化背景下的国际货币竞争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J]. 南方金融, 2020, 1(5): 12-21. |
[5] |
周天芸. 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5): 22-30. |
[6] |
郭文伟,王文启. 金融聚集能促进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吗?——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20, 1(4): 3-15. |
[7] |
覃 剑.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配置空间效率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3): 9-19. |
[8] |
郭文伟,周 媛. 土地财政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视角[J]. 南方金融, 2020, 1(10): 28-39. |
[9] |
兴业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国际化及其发展路径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1): 69-75. |
[10] |
张 杰. 离岸人民币是不是合适的避险货币?[J]. 南方金融, 2019, 1(8): 68-77. |
[11] |
曹东坡,赖小鹏. 产业结构升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9, 1(6): 39-47. |
[12] |
谭志清. 构建开放银行: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J]. 南方金融, 2019, 1(5): 73-81. |
[13] |
夏 婧. “稳汇率”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 南方金融, 2019, 1(4): 57-62. |
[14] |
张 星. 宋元时期中国货币域外流通研究及当代启示[J]. 南方金融, 2019, 1(3): 91-98. |
[15] |
李思敏. 制度型开放与自贸试验区金融高质量发展[J]. 南方金融, 2019, 1(12): 3-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