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业结构升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
曹东坡1,2,赖小鹏3 |
(1.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033;
2.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北京 100872;
3.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086) |
|
|
摘要 :在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也要切实防范其中隐含的金融风险。本文以我国上市银行为样本,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间和产业内的结构升级均促使商业银行主动加大对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从而提高了银行主动风险承担水平;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被动风险承担,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当前以引导银行业支持产业结构升级为导向的信贷政策存在“产业结构升级——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正反馈机制和螺旋上升效应,但这一过程需要以提升银行风险控制能力作为保障,以防止信贷风险的过度积累。为此,应当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同时更好地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减少政府各类隐性担保,防范道德风险;推动商业银行强化内部管理,应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改造风险控制系统,提高信贷风险控制能力;引导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的结构设计,丰富风险缓释手段,优化风险分担机制,以市场化方式分散信贷风险。
|
|
关键词 :
高质量发展,
商业银行,
产业结构,
信贷政策,
金融风险
|
|
[1] |
杨小玄,王一飞. 我国系统性风险度量指标构建及预警能力分析——基于混频数据动态因子模型[J]. 南方金融, 2019, 1(6): 3-15. |
[2] |
于品显.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界定及传播机制[J]. 南方金融, 2019, 1(6): 48-56. |
[3] |
何 斌,刘 雯.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J]. 南方金融, 2019, 1(1): 40-48. |
[4] |
潘小明,屈 军. 金融服务需求模式演变与商业银行渠道管理[J]. 南方金融, 2019, 1(1): 82-91. |
[5] |
张 惠. 中小银行打造“新零售”价值银行的策略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8): 84-89. |
[6] |
梁 州,李 昊,林 宇. R-Vine Copula、极值理论与股票市场组合风险测度[J]. 南方金融, 2018, 1(7): 28-38. |
[7] |
刘海瑞,成春林. 金融发展质量的内涵——基于动力、过程、结果维度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7): 3-11. |
[8] |
夏 越. 竞争对系统性银行风险的影响——基于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证据[J]. 南方金融, 2018, 1(6): 33-46. |
[9] |
许嘉扬. “大资管”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多元化的经营绩效——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6): 47-56. |
[10] |
王海军,刘 超. 新一轮不良资产风险缓释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 南方金融, 2018, 1(6): 82-87. |
[11] |
崔 兵,何彦霖,邱少春. 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基于投资者软预算约束理论[J]. 南方金融, 2018, 1(5): 3-9. |
[12] |
王 蓉,贾 佳. 资产管理业务刚性兑付的本质及破解对策[J]. 南方金融, 2018, 1(5): 10-15. |
[13] |
林 砚,陈志新.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金融网络风险传染性评估模型[J]. 南方金融, 2018, 1(5): 16-26. |
[14] |
庞春阳,赵 灵,陈 昊.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风险评级方法的构建与应用[J]. 南方金融, 2018, 1(5): 47-59. |
[15] |
葛和平,朱卉雯,严 黄. 外汇管理领域系统重要性银行机构的识别 [J]. 南方金融, 2018, 1(4): 74-8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