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产管理业务刚性兑付的本质及破解对策 |
王 蓉1,2,贾 佳1,3 |
(1.中国华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000;2.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000;3.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000) |
|
|
摘要 :刚性兑付是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刚性兑付偏离了资产管理业务“
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要求,违背了“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风险与收益匹配原则。
刚性兑付会使风险收益主体发生移位,只能推后、掩盖风险而无法真正化解风险,反而会导致
风险的持续积累。刚性兑付是资产管理业务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博弈、监管当局防控风险偏好
与维护稳定偏好博弈、金融机构损益博弈以及投资者储蓄思维与投资思维博弈等多种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刚性兑付在特定时期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稳定基础,但目前已成为金融业的重大
风险源,因而必须打破,但同时应当留出风险缓释的时间与空间。打破刚性兑付的根本途径在
于推动金融机构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加强风险防控,做到合规经营、谨慎经营。
|
|
关键词 :
金融风险,
刚性兑付,
资产管理业务,
信托业务,
委托理财
|
|
[1] |
夏 越. 竞争对系统性银行风险的影响——基于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证据[J]. 南方金融, 2018, 1(6): 33-46. |
[2] |
卜振兴. 资管新规的要点分析与影响前瞻[J]. 南方金融, 2018, 1(6): 66-72. |
[3] |
王海军,刘 超. 新一轮不良资产风险缓释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 南方金融, 2018, 1(6): 82-87. |
[4] |
崔 兵,何彦霖,邱少春. 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基于投资者软预算约束理论[J]. 南方金融, 2018, 1(5): 3-9. |
[5] |
林 砚,陈志新.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金融网络风险传染性评估模型[J]. 南方金融, 2018, 1(5): 16-26. |
[6] |
庞春阳,赵 灵,陈 昊.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风险评级方法的构建与应用[J]. 南方金融, 2018, 1(5): 47-59. |
[7] |
葛和平,朱卉雯,严 黄. 外汇管理领域系统重要性银行机构的识别 [J]. 南方金融, 2018, 1(4): 74-82. |
[8] |
史丁莎,戴 臻. 监管新规下金融机构PPP业务发展探析[J]. 南方金融, 2018, 1(3): 93-98. |
[9] |
欧阳卫民. 学习习近平金融思想 做好广东省金融工作[J]. 南方金融, 2018, 1(3): 3-10. |
[10] |
邸 浩, 薛 力,郭建鸾. 基于稳定分布的投资组合VaR及CVaR风险度量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3): 11-22. |
[11] |
张保帅,金振琥. 基于Beta-Skew-t-EGARCH-POT模型的极值风险测度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2): 31-39. |
[12] |
项繁繁.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控与合规文化建设[J]. 南方金融, 2017, 1(9): 75-81. |
[13] |
李瑞雪,朱艳秋. 地方国有金融投资集团公司风险管控机制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8): 92-97. |
[14] |
王 伟,戴菊贵,胡俊霞. 民间借贷向商业银行的风险传导:途径分析与防范建议[J]. 南方金融, 2017, 1(7): 27-34. |
[15] |
王 娜,施建淮.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的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J]. 南方金融, 2017, 1(6): 46-5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