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保费征管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基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视角 |
秦 芳,刘 佳
(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
|
|
摘要 以《社会保险法》实施构建准自然实验情景,基于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社保费征管力度增强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社会保险法》实施引致的社保费征管力度增强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这主要是通过收入效应增加了企业劳动者收入的比重,而劳动要素相对价格上涨使得资本要素替代劳动要素效应并不显著,最终表现为收入效应占优于替代效应;第二,社保费征管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效应在高融资约束企业及劳动者议价能力较弱企业中更为显著;第三,社保费征管机构变动和社保费率下调显著强化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效应。上述研究结论的制度改革启示:要统筹社保费“严格征管”与“降低费率”,打好优化企业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等配套制度改革“组合拳”,优化企业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提升劳动收入份额。
|
|
关键词 :
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
劳动收入份额,
劳动者报酬,
社会保险法
|
|
[1] |
刘 锋,张桃霖,黄 苹. 数字普惠金融改善了收入不平等吗?——基于技能劳动者非农就业转移的视角[J]. 南方金融, 2024, 1(6): 3-17. |
[2] |
展 凯, 吴金迅,刘 倩,米运生. 数字金融素养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基于2021年CHFS-SCAU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24, 1(3): 3-19. |
[3] |
袁翠翠,郭鹏宇,宋晓阳,刘芬华,李华民. 企业金融化改变劳动收入份额了吗?[J]. 南方金融, 2023, 1(9): 41-55. |
[4] |
李景睿,侯卓君. 先富地区带动了共同富裕吗?——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J]. 南方金融, 2023, 1(5): 70-85. |
[5] |
郭文伟,罗冰莹,林晓波,赖相龙. 房价泡沫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绊脚石”吗?——基于中国90个大中城市的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23, 1(4): 3-18. |
[6] |
张 博,郭 方,孙 璐. 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和社会网络的维度[J]. 南方金融, 2023, 1(4): 19-32. |
[7] |
王 蓉. 普惠金融调节收入分配之功能研究[J]. 南方金融, 2023, 1(3): 66-79. |
[8] |
孙源序,雷 娜,刘晓倩. 数字经济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吗?——来自中国268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3, 1(12): 38-53. |
[9] |
杨碧云,叶雅优,易行健,李家山. 收入不平等、普惠金融与居民消费——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3, 1(10): 50-65. |
[10] |
李瑞晶,王丽媛. 数字金融、家庭财务脆弱性与返贫风险——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23, 1(1): 37-49. |
[11] |
陈旭辉. 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J]. 南方金融, 2023, 1(1): 78-89. |
[12] |
王桂虎,侯懿芮,王 宇. 房地产金融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J]. 南方金融, 2022, 1(9): 20-34. |
[13] |
吴庆田,王瑞杰. 普惠金融降低了城镇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吗?——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22, 1(7): 28-38. |
[14] |
刘杰勇. 捐赠人建议基金:美国经验与中国镜鉴[J]. 南方金融, 2022, 1(4): 46-54. |
[15] |
韩永辉,谭舒婷.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基于拉美和日韩国际经验的比较和启示[J]. 南方金融, 2021, 1(6): 34-4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