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女性高管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吗?——来自我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
朱文莉,宋 佳 |
(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
|
|
摘要 :本文从性别角度研究女性高管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影响,同时考虑了关键高管与普通高管在决策力、执行力、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和女性独立董事在完善公司治理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探讨关键女性高管和女性独立董事对女性高管与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总体来看,女性高管能够充分发挥女性在银行公司治理中风险厌恶、谨慎、道德要求高的优势,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起到抑制作用;二是女性关键高管由于对董事会决策的影响力较大,因而能够显著增强女性高管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三是女性独立董事在商业银行董事会中占比提高,有助于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弱化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动机。为此,要引导商业银行完善人才培养和内部晋升机制,重视对女性员工的培养,提拔优秀女性员工充实到商业银行管理层,优化商业银行管理团队结构;要强化女性高管人员在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中占比的外部监管约束,引导商业银行选拔更多的优秀女性管理人员担任关键高管职务;要引导商业银行提高董事会中女性独立董事的比重,优化董事组成的性别结构,发挥女性独立董事的影响力,遏制盈余管理、改善财务报告质量。
|
|
关键词 :
商业银行管理,
盈余管理,
高阶理论,
女性领导风格理论,
公司治理
|
|
[1] |
陈一新. 刍议公司董事对虚拟股股东的信义义务[J]. 南方金融, 2017, 1(9): 89-99. |
[2] |
王 伟,戴菊贵,胡俊霞. 民间借贷向商业银行的风险传导:途径分析与防范建议[J]. 南方金融, 2017, 1(7): 27-34. |
[3] |
倪淑慧,胡海峰. 美国大公司欺诈事件探析——以富国银行丑闻为例[J]. 南方金融, 2017, 1(6): 65-72. |
[4] |
沈俊森. 新三板信息披露的制度困境及破解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6): 90-98. |
[5] |
杨云龙,姚景超,何文虎. 商业银行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的若干问题探讨[J]. 南方金融, 2017, 1(6): 73-80. |
[6] |
陈一洪.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能力要素与比较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10): 90-99. |
[7] |
方劲松,徐晓伟.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基于2012-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J]. 南方金融, 2016, 1(7): 44-52. |
[8] |
肖 奎. 公司治理模式:国际比较与演进趋势[J]. 南方金融, 2016, 1(2): 68-74. |
[9] |
高 榴. 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特点、问题及改进对策[J]. 南方金融, 2016, 1(11): 60-65. |
[10] |
陈玉荣,王慧敏. 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盈余管理——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6, 1(11): 66-72. |
[11] |
凌士显. 社保基金持股:价值选择还是价值创造——基于持股异质性视角[J]. 南方金融, 2016, 1(10): 53-60. |
[12] |
张 莹. 民营企业家族成员不同组合下的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J]. 南方金融, 2016, 1(10): 61-6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