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盈余管理——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
陈玉荣,王慧敏 |
(常州大学,江苏 常州 213164) |
|
|
摘要 :股权激励是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的重要创新,但也引发了企业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强度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上市公司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二是在股权激励的不同阶段,股权激励强度对盈余管理方向影响存在差异性。在基期阶段,股权激励强度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且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小于应计盈余管理;在等待期阶段,股权激励强度对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且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强于应计盈余管理。为此,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应慎重选择基期时间段,增加创新绩效指标等非财务性行权条件。在股权激励计划的不同阶段,上市公司股东对盈余管理的监督应有所侧重。基期阶段,公司股东应重点关注应计盈余管理;在等待期阶段,则应重点关注真实盈余管理,从而更有效地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
|
关键词 :
公司治理,
创业板,
股权激励,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
|
[1] |
官欣荣,刘嘉颖. 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法治思考[J]. 南方金融, 2017, 1(1): 79-86. |
[2] |
方劲松,徐晓伟.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基于2012-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J]. 南方金融, 2016, 1(7): 44-52. |
[3] |
王 媛. 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机制:直接融资抑或增进信贷[J]. 南方金融, 2016, 1(6): 39-46. |
[4] |
刘胜军. 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融资还是融智?[J]. 南方金融, 2016, 1(4): 39-47. |
[5] |
肖 奎. 公司治理模式:国际比较与演进趋势[J]. 南方金融, 2016, 1(2): 68-74. |
[6] |
高 榴. 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特点、问题及改进对策[J]. 南方金融, 2016, 1(11): 60-65. |
[7] |
凌士显. 社保基金持股:价值选择还是价值创造——基于持股异质性视角[J]. 南方金融, 2016, 1(10): 53-60. |
[8] |
张 莹. 民营企业家族成员不同组合下的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J]. 南方金融, 2016, 1(10): 61-6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