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薪酬监管在金融监管中的重要性凸显,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和主要国家在金融业薪酬监管的目标范围、薪酬结构、信息披露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规则。在吸收、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逐步形成了金融机构薪酬监管框架。但在监管实践中,国内各监管部门对薪酬监管的目标不统一,国有金融机构面临着双重监管,浮动薪酬支付规则不清晰,信息披露制度也不健全。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机构薪酬监管安排,应当将薪酬与金融机构的长期风险挂钩,重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高管薪酬,将监管对象扩展至高风险岗位操作人员,设计多样化的浮动薪酬支付工具,制定明晰的薪酬信息披露细则,并定期对金融机构薪酬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
|
关键词 :
金融监管,
薪酬结构,
浮动薪酬,
高管限薪,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
|
[1] |
王景武. 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广东金融强省建设[J]. 南方金融, 2017, 1(9): 3-9. |
[2] |
蔺 鹏, 孟娜娜. 商业银行交叉金融创新的风险防控与监管策略——基于“穿透式”监管视角[J]. 南方金融, 2017, 1(6): 10-16. |
[3] |
蔺 鹏,孟娜娜,马丽斌. 监管科技的数据逻辑、技术应用及发展路径[J]. 南方金融, 2017, 1(10): 59-65. |
[4] |
张 郁.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穿透式监管:本质、难点及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10): 66-73. |
[5] |
刘丹丹. 金融产品干预的理论基础、国际实践与启示[J]. 南方金融, 2017, 1(10): 74-80. |
[6] |
陆岷峰,沈黎怡. 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缺陷与优化[J]. 南方金融, 2017, 1(1): 98-103. |
[7] |
蓝 虹,穆争社.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新理念、新方法、新趋势[J]. 南方金融, 2016, 1(9): 69-76. |
[8] |
李 达,陈 颖,刘 通,刘 波,孙寅浩.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基于新标准法、收入法和信度方法的测算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8): 82-91. |
[9] |
李长卿. 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设计及监管策略选择[J]. 南方金融, 2016, 1(8): 92-97. |
[10] |
张 惠. 论银行业分类监管机制重构[J]. 南方金融, 2016, 1(6): 75-80. |
[11] |
张 栋,杨兴全,郑红媛. 高管货币薪酬、晋升激励与国有上市银行绩效[J]. 南方金融, 2016, 1(5): 30-45. |
[12] |
陆岷峰,虞鹏飞. “十三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内涵[J]. 南方金融, 2016, 1(4): 6-14. |
[13] |
夏伟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金融消费领域的适用[J]. 南方金融, 2016, 1(4): 87-93. |
[14] |
王傲森. 我国房地产众筹的法律规范:法理基础、域外经验与现实选择[J]. 南方金融, 2016, 1(4): 94-101. |
[15] |
梁家全.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异化与规制:基于监管套利的视角[J]. 南方金融, 2016, 1(3): 48-5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