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社区银行视角的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创新及政策支持建议 |
杨 哲,黄 迈 |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北京 100872) |
|
|
摘要 :线上金融服务渠道正不断消除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但农村线下金融服务渠道依然发挥了重要的支农惠农作用,尤其是以惠农服务站为代表的农村社区银行新模式,在资产投入、运营成本等方面较县域物理网点和行政村代理服务点具有明显优势,促进了金融资源在城乡间流转,是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完善和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商业银行在拓展农村市场、建设农村金融服务渠道时,要细分金融需求层次,针对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丰富金融服务渠道建设模式,深入挖掘客户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创新个性化金融服务和差异化金融服务,推动县域金融服务水平全面提升。针对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趋势,监管部门应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加强金融服务渠道建设,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强对惠农服务站这种农村社区银行新模式的监管和引导,在加快推广惠农服务站新模式的同时防范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
|
|
关键词 :
农村金融,
普惠金融,
农村社区银行,
惠农服务站,
物理网点
|
|
[1] |
董玉峰,陈俊兴,杜崇东. 数字普惠金融减贫:理论逻辑、模式构建与推进路径[J]. 南方金融, 2020, 1(2): 64-73. |
[2] |
王 鑫,陈力源. 基于区块链技术多层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优势、价值及构建——信用无损失传递微观视角下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20, 1(1): 60-68. |
[3] |
李耀跃. 政府支持背景下农业保险创新的风险及其规制[J]. 南方金融, 2019, 1(9): 86-91. |
[4] |
林雅娜. 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市场竞争对农户贷款供给的影响——基于Lerner指数和Boone指数的测算与分析[J]. 南方金融, 2019, 1(6): 83-91. |
[5] |
朱 韬,张智光. 数字普惠金融“去中心化”:基于区块链项目GSENetwork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9, 1(4): 63-72. |
[6] |
谢 平,刘海二.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 南方金融, 2019, 1(3): 3-11. |
[7] |
张乐柱,杨明婉,颜梁柱. 农户融资渠道偏好与现实路径选择:基于交易费用视角[J]. 南方金融, 2019, 1(3): 12-22. |
[8] |
杨竹清,张超林. 村镇银行的扶贫效应:省域视角下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9, 1(2): 87-97. |
[9] |
刘海瑞,成春林. 金融发展质量的内涵——基于动力、过程、结果维度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7): 3-11. |
[10] |
朱 琳. 股权众筹监管模式的辨析与重构 [J]. 南方金融, 2018, 1(4): 83-89. |
[11] |
李耀跃. “粮食银行”风险及规制策略[J]. 南方金融, 2018, 1(2): 69-74. |
[12] |
刘汝亭,张祖荣. 我国共享单车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南方金融, 2018, 1(2): 85-90. |
[13] |
朱文胜. 扶贫小额信贷:理论模型、激励机制与推进思路[J]. 南方金融, 2018, 1(12): 74-87. |
[14] |
陈一洪,梁培金. 我国中小银行发展普惠金融面临的难题与破解路径[J]. 南方金融, 2018, 1(12): 88-96. |
[15] |
秦伟新. 公共金融是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J]. 南方金融, 2018, 1(11): 25-3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