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金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摘要目录

南方金融

2024年 1卷 7期

刊出日期 2024-07-15

李宏瑾,唐黎阳

以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修正后的微观参数估计法对中国资本回报率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我国资本回报率明显下降,减税降费政策在稳定企业资本回报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我国资本回报率显著回升,2022年资本回报率再次下降且直至2023年仍未明显好转,这表明企业盈利恢复基础并不稳固。分行业看,若不包含金融和房地产业,第二产业仍是三大产业中资本回报率最高的;工业主要行业资本回报率明显分化,结构优化特征逐步显现;生产性服务业资本回报率较高,服务业对生产效率总体上发挥着正向的促进作用;金融和房地产业资本回报率下降收敛,表明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状况趋于好转。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金融脱虚向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2024 Vol. 1 (7): 3-15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22 )

何伟刚,李美洲,李锋森,曾子骄

受税收政策、特别纳税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实践中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税率相较于名义税率往往出现差异,产生企业所得税税率偏离(以下简称“税率偏离”)。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存在着结构性偏离现象。进一步以2008-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发现以征管效率和税收任务压力为代表的税收制度环境对税率偏离产生重要影响,而企业纳税贡献度在其中具有调节作用;在不同企业规模、产权性质、行业属性下,税收制度对税率偏离的影响有着个体异质性差异。偏离于名义税率的差异化实际税率,可能导致政府减税政策力度加大而一部分企业“获得感”不强并存的矛盾,考虑到全球主要经济体所得税率整体趋于下行、国际税收竞争趋于激烈的背景,建议适当下调国内企业所得税的法定基本税率,并确保企业获得减税红利,防止税率偏离出现反弹,为实体企业固本培元、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持。

2024 Vol. 1 (7): 16-33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25 )

于连超,毕 茜,张卫国

以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5-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实证分析环保税费改革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环保税费改革显著降低企业杠杆率,且主要体现为降低企业短期杠杆率,环保税费改革的去杠杆效应对实行税率上调和平移的地区均有效;第二,环保税费改革既促使企业减少主业过度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进而降低杠杆需求,也促使金融机构控制贷款投放和提高贷款利率、进而降低杠杆供给,从需求和供给两端降低企业杠杆率;第三,对于国有企业、所处市场竞争激烈的企业、公司治理较好的企业以及金融环境良好地区的企业,环保税费改革的去杠杆效应更加显著。为了进一步发挥环保税费改革的去杠杆效应,要优化环保税的税率设计,加强部门联动,推进基于大数据的环保税征管,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履行;要注重系统集成,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引导企业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高环境风险项目投融资管控,促进企业部门杠杆回到安全、合理水平,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2024 Vol. 1 (7): 34-49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27 )

王连军,张孝岩,刘志伟

构建体现企业预算软约束、金融加速器等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 “硬化”预算软约束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总量型、结构性两类不同货币政策效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硬化”预算软约束有助于缓解结构性高杠杆问题,降低经济扭曲程度,但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总产出下降;第二,当经济运行遭遇风险冲击时,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可以平抑经济波动,但妨碍市场正常出清;第三,“一刀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不仅无法降低杠杆率,还会进一步拉升杠杆率,加剧经济结构扭曲程度,而定向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应对结构性高杠杆问题的更好选择。上述结论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硬化”企业预算约束以及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机制带来有益的启示。

2024 Vol. 1 (7): 50-68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28 )

韩先锋,付晓淞

探讨存贷比监管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采用2012-2021年45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存贷比监管改革在短期内会显著增加银行不良贷款,其中,对区域性中小银行的影响更为显著;存贷比监管改革通过推升银行杠杆率和改变信用结构两个渠道影响银行资产质量;资本缓冲与数字化转型能够缓解存贷比监管改革的负向冲击;存贷比监管改革在长期中可降低银行信贷集中度,但未能抑制影子银行风险。为此,在银行业市场化转型中应注意防控贷款竞争加剧因素所导致的信贷资产风险上升,采取资本缓冲、数字化转型以及加强影子银行业务监管等手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024 Vol. 1 (7): 69-83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21 )

欧阳红兵,赵 玥,刘晓军

从机构投资者行为的视角出发,以2009-2020年间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持仓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基金持仓详细信息构建关联网络,基于网络社区发现Louvain算法识别出其中的团体并对基金的抱团行为进行刻画,实证检验基金网络团体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以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基金团体持股比例越高,分析师预测偏差和乐观程度便越大。第二,分析师和基金经理存在合谋现象,促使分析师发布更加乐观的预测;基金网络团体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恶化了信息环境,进而令分析师预测偏差和乐观程度上升。第三,在信息环境较差和外部审计监督压力不足的情况下,基金网络团体持股对分析师乐观预测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以上结论带来的启示:要完善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行为监管机制,稳定市场预期,加强风险防范;强化分析师行业监管和自律,抑制分析师与基金经理合谋的动机。

2024 Vol. 1 (7): 84-100 [摘要]( 0 HTML (1 KB)  PDF  (0 KB)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