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信贷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运用方式,也是货币创造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尤其是金融创新的深化和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新常态下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效果减弱,现行的货币政策模式将面临调整,而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还存在障碍。为此,未来我国应加快构建目标基准利率,完善利率调节机制;加强银行机构内部治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深化政府和国有企业改革,强化政府预算约束,完善市场风险定价。
|
|
关键词 :
货币政策传导,
信贷渠道,
利率渠道,
利率市场化,
影子银行
|
|
[1] |
孙 丹,李宏瑾.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J]. 南方金融, 2017, 1(9): 10-17. |
[2] |
张 伟,王昱勋,储国强. 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基于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12): 31-41. |
[3] |
王 超. 互联网消费信托的法律分析及风险规制——以乐买宝产品为例[J]. 南方金融, 2017, 1(1): 71-78. |
[4] |
郑志丹,项慧玲. 市场竞争对商业银行净息差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基于中国银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2006-2015)[J]. 南方金融, 2016, 1(8): 43-49. |
[5] |
陈 炜,葛梦瑶.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直销银行业务创新和发展策略[J]. 南方金融, 2016, 1(6): 63-67. |
[6] |
孙 丹,李宏瑾.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转型[J]. 南方金融, 2016, 1(5): 19-29. |
[7] |
谷壮海,陈文杰. 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子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及各子市场的关联性[J]. 南方金融, 2016, 1(5): 55-64. |
[8] |
周双才. 存款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业风险承担——基于我国64家商业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J]. 南方金融, 2016, 1(4): 23-30. |
[9] |
于 博,尹 凤. 货币政策、要素配置效率与供给侧改革——基于商业信用再配置视角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3): 19-24. |
[10] |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的溢出效应——基于TVP-VAR-SV模型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6, 1(12): 3-25. |
[11] |
王 宇. 作为反危机措施推出的汇率市场化改革——以色列汇率市场化与资本市场开放研究[J]. 南方金融, 2016, 1(11): 31-38. |
[12] |
李宏瑾,蔡 键. 均衡实际利率视角下的市场利率偏离[J]. 南方金融, 2016, 1(1): 30-37. |
[13] |
张炎涛. 匈牙利结构性货币政策:内容、效果及启示[J]. 南方金融, 2016, 1(1): 72-79. |
[14] |
王轶昕,程索奥.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理性分析与现实选择[J]. 南方金融, 2015, 1(6): 42-49. |
[15] |
邓柏峻,黄宇元.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非对称效应研究——基于LST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15, 1(3): 27-34. |
|
|
|
|